李強5月訪馬出席東盟峰會
根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預計將於5月下旬訪問馬來西亞,並出席在吉隆坡舉行的東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海合會)-中國峰會。
峰會背景與籌備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早在2025年2月17日就已表示,馬來西亞將於5月主辦東盟、中國和海合會的首屆聯合峰會,旨在應對全球貿易緊張局勢。 此次峰會的籌備工作在幾個月前就已開始,先於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
峰會目標與議程
預計貿易將成為本次峰會的重要議題。 安華指出,加強與中國、海合會、金磚國家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關係,並非為了選邊站,而是為了確保東盟在多極化世界中的戰略重要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中方積極支持東盟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舉辦此次峰會,體現了地區國家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共同願望。 中方願以此為契機,與東盟和海合會國家深化互利合作,共同捍衛自身的正當發展權益和國際公平正義,共同維護國際經貿秩序和全球自由貿易體制。
各方反應
雖然中國尚未正式確認出席者身分,但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已透露李強將出席峰會。 中國外交部則表示,願意與東盟和海合會國家深化合作。
東盟的戰略地位
隨著中美局勢日趨緊張,2025年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的馬來西亞將自身定位為中立位置。 安華認為,東盟必須將全球交往拓展到傳統合作夥伴之外。
中國與海合會的貿易關係
聯合國數據顯示,2023年海合會與中國之間的商品貿易總額接近2980億美元,海合會還佔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36%。 東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5年第一季度雙邊貿易總額達到2340億美元。
潛在影響
有分析認為,李強此行可能與東南亞及阿拉伯國家組成「超級集團」,共同對抗美國關稅措施。 此峰會也被視為在美國與中國持續的貿易緊張局勢下,東盟在多極世界中尋求自身戰略重要性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