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01》三專題入圍SOPA新聞獎
新聞,是時代的眼睛,記錄著瞬息萬變的世界。在追求卓越新聞的道路上,媒體工作者們披荊斬棘,用文字、影像、聲音,甚至數據,描繪出真相的輪廓。近日,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公布了「2025年度卓越新聞獎」的入圍名單,其中《香港01》憑藉其在「假學歷調查」、「倫敦經貿辦案」以及「預算案評論」等多個重要議題上的深入報導,成功獲得三項獎項的入圍肯定,這不僅是對該媒體努力的認可,也再次突顯了這些議題在當前社會中的重要性與敏感度。
揭開真相的層層迷霧:假學歷調查
「假學歷」這個詞,聽起來就像是一張精心編織的謊言之網。它不僅僅關乎一紙文憑的真偽,更觸及了教育的公平、社會的信任以及人才引進制度的漏洞。《香港01》的偵查組,正是深入這片迷霧,試圖找出真相的報道者。
這項名為「假學歷、高才通簽證造假黑中介調查」的報道,入圍了「卓越調查報道獎」的三甲。 調查起源於2024年5月,香港大學發現部分內地學生學歷文件存在問題,進而展開大規模徹查。 《香港01》的記者沒有止步於表面,他們兵分兩路,深入香港和內地,臥底調查「黑中介」的操作模式。
調查揭露了一個驚人的產業鏈:黑中介通過偽造學歷證書、簽證文件甚至稅單,幫助申請者矇騙香港的大學和入境事務處。 他們不僅在兩地註冊公司,其負責人甚至利用不同的人才簽證來港。 報道甚至踢爆,有黑中介聲稱可以「買通」內地的國際試考場,以「真金白銀」換取虛假的國際試成績,協助申請者入讀香港的大學。
這項調查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報道刊發後,立即引起了香港和內地政府的重視。 港府迅速回應,表示將加強審查機制,例如增加學歷第三方認證的要求,並追查中介提交的文件。 同時,香港入境事務處也與內地執法部門合作,對涉案的內地學生展開調查。 一些被香港通緝的內地學生,甚至在返回內地後被公安約談,要求他們交代造假過程。 這場「假學歷風暴」的持續發酵,不僅讓公眾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促使相關部門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來維護教育和人才引進制度的公正性。
遠方的迷局:倫敦經貿辦案
當國際政治的波瀾與新聞事件交織,真相的輪廓往往更加模糊。《香港01》偵查組的另一篇入圍作品,便是針對「香港駐倫敦經貿辦間諜案」的深入追蹤報道,這篇報道入圍了「卓越突發新聞獎」的三甲。
這宗案件的引爆點在2024年5月,英國以國家安全法起訴了三名男子,指控他們涉嫌協助香港情報部門,在英國從事監視活動,目標包括在英的香港社運人士。 三名被告的身份也隨之曝光,其中一人是港府駐倫敦經貿辦的行政經理袁松彪,另一人是開設保安公司的香港移民衞志樑,第三人則是英國內政部移民執法調查專員Matthew Trickett。 尤其引人關注的是,Matthew Trickett在獲准保釋後離奇身亡,警方隨後判定為自殺。
這起事件迅速成為國際新聞的頭條,引發了廣泛關注。 《香港01》的記者團隊緊密跟進,不僅核實了涉案人士的身份,更深入追查了他們之間的關聯。 報道還意外揭露了「案中案」的存在——一宗牽涉香港及北京慈善基金的跨境追債案,這宗追債案據報與Matthew Trickett被捕有關。 此外,報道還揭示了港府早有聘請被捕人士開設的保安公司提供服務,而自殺身亡的被告Matthew Trickett,甚至曾擔任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訪英時的保安。
倫敦經貿辦案不僅是法律層面的角力,更牽涉到複雜的國際關係。 英國的指控引發了港府的嚴正交涉以及中國外交部的強烈譴責。 案件原定於今年3月開審,但已延後至2026年3月。 無論案件最終如何發展,《香港01》的報道都在第一時間為公眾提供了深入的視角和關鍵的背景資訊,展現了突發新聞報道的專業與敏銳。
財政的審視:預算案評論
財政預算案,關乎著每一個香港市民的荷包和未來。它不僅是冰冷的數字,更是政府施政理念的體現。《香港01》深度報道組的評論文章《財赤、發債、撤辣——從朱鎔基問董建華說起:怕什麼?》,入圍了「卓越評論獎」的三甲。
這篇評論文章,從一個引人深思的角度切入,探討了香港當前面臨的財政挑戰。香港近年持續錄得財政赤字,財政儲備有所下降。 評論文章深入分析了財赤的原因,例如政府開支的增加以及地價和印花稅收入的減少。 文章也探討了政府採取的應對措施,例如發債以及撤銷部分樓市限制措施(撤辣)。
評論文章沒有停留在數字的表面,而是透過引述前總理朱鎔基對前特首董建華的問話「怕什麼?」,來質疑政府在面對財政困境時的決心和承擔。文章可能探討了在財政緊縮的壓力下,政府如何在開源節流之間做出選擇,以及這些選擇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 例如,文章可能評論了公共服務開支的調整、公務員體系的改革以及對不同社會群體的影響。
這篇評論文章的入圍,顯示了亞洲出版業協會對深入、有力的財政評論的重視。財政預算案不僅需要技術性的分析,更需要具備宏觀視野和批判性思維的評論,引導公眾理解政策背後的邏輯,並對其影響進行深入探討。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經濟環境下,這樣的評論對於提升公眾對財政議題的認識,以及促進社會的理性討論,具有重要的價值。
卓越的印記
《香港01》在SOPA卓越新聞獎中獲得三項入圍,這不僅是該媒體的榮譽,更是香港新聞界在複雜環境中堅持專業精神的體現。無論是揭露「假學歷」的欺詐鏈條,還是追蹤「倫敦經貿辦案」的國際波瀾,抑或是審視「財政預算案」的挑戰與選擇,這些報道都展現了新聞媒體作為社會公器的重要作用。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深入、準確、富有洞察力的新聞報道,是釐清事實、凝聚共識、推動社會進步的基石。最終的獲獎結果將在6月26日公布,但這些入圍作品本身,已然證明了其在新聞專業上的卓越追求與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