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新盤首現撻訂 兩買家慘失50萬

市場風雲詭譎,樓市起伏不定,每一次的交易變動都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近期,位於西沙的大型新盤SIERRA SEA傳出首宗撻訂個案,兩名購入兩房單位的買家,合計損失約50萬元訂金。這宗消息雖然涉及金額相對有限,但在市場上卻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彷彿平静的海面投下了一顆小石子,激起了陣陣漣漪。

風光背後的暗湧:SIERRA SEA的市場表現與撻訂警訊

SIERRA SEA作為新鴻基地產(新地)在西沙的大型發展項目,自推出以來便備受矚目。項目總單位數達781伙,是區域內重要的供應來源之一。新地作為香港知名的發展商,其項目向來吸引市場目光,SIERRA SEA亦不例外。項目地處沙田區,預計關鍵日期為2025年12月1日。

回顧SIERRA SEA的銷售表現,可謂相當亮眼。自首輪銷售以來,項目多次錄得即日沽清的佳績,甚至出現超額認購逾百倍的情況,成為一時佳話,反映出市場對於具吸引力定價的新盤仍有一定需求。 開價初期,SIERRA SEA的呎價甚至較同區二手價有約兩成折讓,這種具競爭力的定價策略,無疑是吸引買家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亮麗的銷售數據背後,首錄撻訂的消息猶如一個小小的警示。此次涉及撻訂的兩伙單位,均為兩房設計,實用面積分別為443及429平方呎,合計損失的訂金約為50萬元。 雖然相較於總樓價,50萬元的撻訂金額比例不高,但其背後的意義卻值得深思。

撻訂現象的冰山一角:市場情緒與未來展望

撻訂,簡單來說,就是買家在簽署買賣合約後,最終選擇放棄交易,根據合約條款,已支付的訂金將會被發展商沒收。撻訂的原因多種多樣,可以是買家個人的財務狀況出現變化,未能成功申請按揭,或者是對後市看淡,寧願損失訂金也要退出交易。

雖然此次SIERRA SEA的撻訂個案數量不多,金額亦相對有限,但從更廣闊的市場角度來看,近期新盤市場的撻訂情況並非孤例。有報道指出,今年4月份新盤市場共錄得11宗撻訂個案,涉及的撻訂金額約3,643.6萬元。雖然相較於3月份的數據有所下降,但個別大額撻訂個案仍然存在,例如烏溪沙雲海的一個洋房單位,買家便損失逾1,200萬元訂金離場。 這些個案共同構成了一幅市場情緒的畫卷,即使整體交投有所回暖,但仍有部分買家在簽約後選擇卻步。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買家甘願損失數十萬甚至過千萬元的訂金?除了個人因素外,市場大環境的變化無疑是重要的影響因子。雖然近期樓市出現「小陽春」的跡象,交投量有所增加,但影響樓市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全球經濟前景、利率走勢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這些因素都可能讓部分買家對未來樓市走向產生疑慮,進而影響他們的置業決定。

抽絲剝繭:兩房單位的市場定位與買家考量

此次撻訂的兩伙單位均為兩房設計。兩房單位在香港市場中通常被視為上車或細家庭的首選,總價相對較低,更容易負擔。SIERRA SEA的兩房單位相信也吸引了不少這類型的買家。然而,撻訂的出現可能反映出以下幾點:

  • 按揭風險考量: 在利率波動的環境下,部分買家可能對未來的按揭供款能力產生擔憂,尤其是在入息未見大幅增長的情況下,面對潛在的加息壓力,風險意識較高的買家可能會選擇保守觀望。
  • 市場前景不確定性: 儘管市場交投回暖,但對於樓市能否持續向好,市場上仍存在不同的聲音。部分買家可能擔心樓價會再次下跌,而選擇及時止損,避免更大的潛在虧損。
  • 個人財務狀況改變: 置業是重大的人生決定,買家在簽約後,其個人財務狀況或會因各種原因而出現變化,例如失業、投資失利或其他突發開支,導致無法按時完成交易。

這兩宗兩房單位的撻訂個案,雖然在整個項目的銷售量中佔比極小,但其背後的因素,卻可能是更廣泛市場現象的縮影。它提醒我們,即使是熱銷的新盤,也無法完全規避市場風險及買家個人因素帶來的影響。

前瞻與啟示:理性置業與風險管理

SIERRA SEA的首錄撻訂消息,對於正打算入市的買家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它強調了在置業過程中,除了關注樓盤本身的條件和價格外,更應審慎評估自身的財務狀況、對未來市場風險的承受能力。

對於發展商而言,撻訂個案的出現,也可能促使其重新審視銷售策略和定價。雖然SIERRA SEA的定價具有吸引力,吸引了大量買家,但如何確保買家具備足夠的支付能力並降低撻訂風險,是發展商需要持續關注的課題。

總而言之,SIERRA SEA兩房單位錄得撻訂的消息,並非單純的數字變動,它如同一個小小的視窗,讓我們得以窺見當前樓市的微妙變化。在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下,理性分析、謹慎決策,以及做好風險管理,對於每一位置業人士而言,都至關重要。這宗個案提醒我們,樓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尤其是在享受「筍價」的同時,切勿忽略潛在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