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起私池救生員新規 拯溺總會籌備名冊
近年來,私人泳池的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特別是救生員的資格問題,牽動著無數泳客與家人的心弦。泳池是休憩消暑的好去處,然而,若救生員的專業能力不足,原本的樂園可能瞬間變成險境。食環署與中國香港拯溺總會(拯總)正聯手出擊,透過一系列加強規管措施,為私人泳池的安全網織得更密、更牢。
守護清澈水世界:食環署的新防線
保障泳客安全,救生員是第一道也是最關鍵的防線。過去,私人泳池被揭發存在聘用不合資格甚至持有假證件救生員的亂象,敲響了安全的警鐘。為此,食環署痛定思痛,推出一系列「硬招」,旨在從源頭堵塞漏洞,確保在泳池邊守護生命的,都是真正具備專業技能的合資格人士。
食環署發言人表示,由五月十九日起,新的加強規管措施將正式生效,劍指私人泳池聘用不合資格救生員的問題。署方已向全港所有私人泳池的持牌人發出通知,要求他們嚴格遵守新規定,肩負起保障泳客安全的重責。 根據《泳池規例》(第132CA章)及相關牌照條件,泳池持牌人必須確保在泳池開放期間,有足夠數量的合資格救生員在場當值。 新措施的核心,就是明確要求持牌人在聘用救生員時,必須進行嚴格的核實程序。
核實資格,不容有失
為了確保救生員的「真材實料」,食環署在新措施中明確規定,持牌人在聘用救生員前,必須仔細核對其身份證明文件、救生章以及救生手冊,並且要將這些重要文件的副本妥善存檔。 救生章是證明救生員資格的重要憑證,由中國香港拯溺總會考核和發出。 核對這些文件,就像是為救生員進行一次「背景審查」,確保其具備合法的上崗資格。
除了聘用前的核實,食環署還制定了標準格式的救生員當值紀錄。 持牌人需要按照這個格式,清晰記錄每日當值救生員的詳細資料,包括身份證明文件和救生章的資訊,並且需要由持牌人委派的檢查人員和當值救生員共同簽名確認。 這份當值紀錄將成為重要的備查文件,食環署人員在進行巡查或處理投訴時,會按需要查閱這些紀錄,以便追蹤和處理違規情況。 申訴專員公署曾指出,現行牌照條件並無要求泳池持牌人備存救生員當值紀錄,導致食環署在處理救生員不足投訴時難以追查,建議食環署研究將備存紀錄納入持牌條件。 新措施正回應了這一建議。
加強巡查與懲處:築起安全網
光有規例還不夠,嚴格的執法和有力的懲處是確保規例落實的關鍵。食環署表示,將會對私人泳池加強突擊巡查的力度。 除了每月例行的檢查和核實當值救生員資格外,在泳季高峰期的七、八月份,巡查的頻次會顯著增加。 突擊巡查就像是「不定時炸彈」,讓企圖矇混過關的持牌人無所遁形。在巡查過程中,食環署人員會檢查救生員的救生章和個人救生記錄手冊,並核對相片以確認身份。 如果有懷疑,還會核對身份證明文件,並向拯總核實救生章的有效性。 去年,食環署向拯總核實了187個救生員的救生章資格,未發現問題個案。 然而,去年11月有傳媒揭發多個私人泳池聘請假救生員,有人持假救生證或盜用他人證件,這也促使了食環署加強規管。
對於未能遵守規定的持牌人,食環署也設立了明確的懲處機制。 如果泳池持牌人一年內兩次被發現在泳池開放期間沒有足夠的合資格救生員當值,食環署將考慮暫時吊銷其牌照六個月,並要求其知會相關人士(例如業主立案法團)。 若一年內違規達到三次,其牌照可能會被取消,而該持牌人或相關人士在十二個月內不得在同一地點重新申請泳池牌照。 這樣的「釘牌」機制,對持牌人形成了強大的阻嚇力,促使其更加重視救生員的合規問題。
除了對持牌人的懲處,食環署也會加強與其他部門和機構的協作,例如物業管理業監管局。 要求物業管理公司在救生員聘用程序中嚴格把關,確保所聘請的救生員具備合法資格。 同時,食環署也呼籲市民共同監察,如果發現有懷疑違規情況,應及時向署方舉報。
拯溺總會的「公開名冊」助力透明化
食環署的加強規管措施,也得到了中國香港拯溺總會的積極響應和配合。拯總作為香港主要的拯溺培訓和考核機構,負責救生員的資歷認證。 為了更有效地協助泳池持牌人核實救生員的資格,拯總正積極準備建立合資格救生員的公開名冊。
這個公開名冊的建立,意義非凡。過去,泳池持牌人或物業管理公司在核實救生員資格時,可能需要透過較為繁瑣的程序向拯總查詢。 有立法會議員曾提出,現時沒有完善的救生員電子查冊資料庫,食環署巡查時也沒有名單作依據,核查效率不高。 拯總曾表示正研究將查核程序電腦化和系統化,並擬增設網上查核服務,但需要處理個人資料和私隱問題。 公開名冊的推出,將大大提升核實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讓持牌人能夠更快速、更準確地確認救生員的身份和資格,從而降低聘用不合資格人員的風險。 這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進步,更是提高整個行業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一步。
拯總正為公開名冊的準備工作而努力,雖然具體的推出時間和形式仍有待公佈,但這一舉措無疑為食環署的加強規管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援。相信隨著名冊的建立和投入使用,加上食環署加強巡查和懲處,私人泳池救生員的質素將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織密安全網,共享清涼夏日
食環署加強規管私人泳池救生員的措施,以及拯溺總會準備建立公開名冊的行動,共同繪製了一幅更為嚴密和透明的私人泳池安全藍圖。這些措施的落地執行,不僅是對現有規管體系的完善,更是對泳客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視。
未來,我們可以期待:
- 持牌人的責任意識提升: 在嚴格的懲處機制下,私人泳池持牌人將更加謹慎地履行其職責,確保聘請到真正合資格的救生員。
- 救生員隊伍質素提高: 隨著核實程序的簡化和透明化,以及市場對合規救生員需求的增加,將吸引更多具備專業技能的人員加入救生員隊伍。
- 泳客信心增強: Knowing that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qualified lifeguards are on duty provides swimmers with greater peace of mind, allowing them to enjoy the pool facilities with confidence.
- 行業生態更健康: 打擊假證件和不合資格救生員,有助於淨化行業環境,保障合法合規經營者的權益。
當然,任何制度的實施都需要時間來顯現成效,並且需要持續的監管和調整。食環署表示將持續檢視有關措施的成效,以提升持牌泳池的安全標準。 同時,市民的共同監察和舉報,也是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想像一下,在炎炎夏日,步入清澈的泳池,有著專業、負責任的救生員在旁守護,那份安心與愜意是無可取代的。食環署和拯總的聯合行動,正是在為我們編織這樣一個更安全、更可靠的清涼夏日。讓我們拭目以待,共同迎接私人泳池安全新氣象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