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亂象難解 業界籲政府速規管白牌車

香港網約車與的士行業的監管困境

科技革新下的交通服務變革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共享經濟興起,網約車服務在香港迅速發展,為市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出行選擇。然而,這股科技浪潮也帶來了新的監管挑戰,特別是非法「白牌車」問題日益嚴重,引發傳統的士行業強烈反彈。這場新舊交通服務模式之間的衝突,正考驗著香港政府的監管智慧。
自2014年國際網約車平台Uber進軍香港市場以來,這種新型出行方式便快速獲得市民青睞。許多私家車主利用閒置車輛提供載客服務,但其中不乏未經合法許可的「白牌車」違規營運。這種現象不僅擾亂了傳統的士市場秩序,更引發了乘客安全、保險保障等多重隱憂。數據顯示,市區及新界的士牌照價值已從2015年高峰期的720多萬元和近600萬元,大幅下跌至232萬及157萬元左右,跌幅近七成。

的士業界的生存危機與訴求

面對牌照價值暴跌和市場份額被蠶食,香港的士業界陷入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許多持有合法牌照的司機原本計劃依靠出租執照安享晚年,如今卻因非法競爭者的猖獗而陷入財務困境。部分司機甚至考慮放棄營運或交還執照,行業前景一片黯淡。
在這樣的背景下,21個的士團體近日聯合行動,前往西九龍政府合署向運輸署遞交請願信。他們強烈要求當局採取更有效措施打擊「白牌車」,並盡快制定針對網約車平台的監管框架。業界代表鄭克和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們已經忍耐了11年」,但Uber、高德等平台仍在不斷擴張,形成「一波未平,一波又來」的惡性循環。他更批評政府未能保障合法投資者權益,對非法營運行為採取放任態度。

政府回應與政策困境

面對業界的強烈訴求,運輸署重申其政策立場,表示支持改善傳統的士服務品質,同時也將推動網約車平台的規範化管理。署方強調會加強打擊非法出租載客活動,以保障市民安全和權益。然而,具體的立法時間表仍未公布,這種政策不明確的狀態進一步加劇了業界的焦慮和不滿。
香港正處於交通政策轉型的關鍵時期,需要在鼓勵創新與維護市場秩序之間取得平衡。一方面,網約車等新型服務模式確實為市民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另一方面,完全放任不管又會導致市場混亂和公平性問題。這種兩難局面不僅出現在香港,也是全球許多城市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

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要解決當前困境,以下幾個方面將是關鍵:

  • 完善法律框架:制定明確的網約車管理法規,釐清合法與非法營運的界線
  • 加強執法力度: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嚴厲打擊「白牌車」等違法行為
  • 提升服務品質:推動的士行業改革,提高服務水平和競爭力
  • 促進對話協商:搭建平台讓各方利益相關者參與政策制定過程
  • 只有通過多方協作和系統性改革,才能真正實現香港交通服務的健康發展,既保障市民出行權益,又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環境。這場網約車與的士行業的監管之爭,不僅關乎特定行業利益,更考驗著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應對科技變革的治理能力。

    資料來源:

    [1] news.tvb.com

    [2] www.bastillepost.com

    [3] news.mingpao.com

    [4] www.stheadline.com

    [5] www.orangenews.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