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明私有化金利來告吹 5.12復牌
金利來集團私有化:一場時代浪潮下的企業求變記
想像一下,一個你熟悉的老品牌,那些曾經在你父輩衣櫥裡佔據重要地位的領帶或西裝,突然傳來即將從股票市場「退場」的消息。這就好比一位老朋友,決定結束一段長久的公開關係,回歸更私密的家庭生活。金利來集團(00533.HK),這個承載著不少港人與內地消費者回憶的男裝品牌,近期就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其主席曾智明提出的私有化建議,一度引發市場關注,最終塵埃落定,公司預計在2024年7月2日撤銷上市地位,結束長達33年的上市歷程。
這並非一帆風順的旅程,過程中伴隨著「失敗」的傳言與股價的波動,隨後是復牌交易。然而,從公開資訊來看,這次私有化建議似乎最終走向了成功。這背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一個曾經的行業巨頭,為何選擇在這個時間點告別資本市場?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時代的迴聲:金利來的輝煌與挑戰
「金利來,男人的世界。」這句廣告詞,曾經風靡大江南北,讓金利來成為一代人心目中品味與成功的象徵。創始人曾憲梓博士的傳奇故事,更是為品牌蒙上了一層勵志色彩。從一條領帶起家,到多元化的男裝品牌,金利來在60、70後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記,輝煌時期銷售終端數量曾高達1300家。 2009年至2011年,金利來集團的收入和淨利潤都保持了可觀的增長。
然而,市場是無情的。隨著時代變遷,消費者的審美觀念和購物習慣不斷演變,男裝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本土品牌的崛起、國際快時尚的衝擊,讓金利來這樣的老品牌面臨嚴峻挑戰。 品牌老化、設計風格未能緊隨潮流,都可能導致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流失。數據顯示,2024年金利來的營業額同比下跌8%,淨利潤同比減少19.86%,這或許是公司面臨困境的一個縮影。
求變之心:私有化的動機與細節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利來主席曾智明先生提出了私有化建議。這項建議由曾智明先生持有的廣朗有限公司作為要約人提出,旨在根據公司條例以計劃安排方式將金利來集團私有化。 私有化的核心是,要約人以每股1.5232港元的價格,收購約31.25%的股份,總代價約4.64億港元。 私有化完成後,曾氏家族預計將持有公司全部股份。
為何要選擇私有化?公司方面對此進行了解釋。他們認為,金利來在過去20年並未利用其上市地位進行集資活動,上市地位對於公司的業務及未來增長籌資來源已變得無關緊要。 換句話說,金利來似乎不再需要透過資本市場來獲取發展所需資金,這或許與其穩健的財務狀況有關,有報導指出金利來財務狀況穩健,無銀行貸款且現金充足。
此外,私有化也被視為一種簡化營運程序、減少維持上市地位及遵守監管規定相關的管理資源及行政成本的方式。 退市後,公司可以更靈活地制定長遠決策,不受資本市場預期、監管成本、披露責任或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對於股東而言,每股1.5232港元的注銷價,較停牌前的收市價每股1.22港元溢價約24.85%,這為股東提供了一個高於市價的退出機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注銷價與2024年6月30日的股東應佔每股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約4.4741港元相比,折讓約65.95%。 這意味著私有化價格遠低於公司的資產淨值,對於部分股東而言,這可能並非最理想的結果。儘管如此,要約人已表明不會提高注銷價。
曲折中前行:從停牌到復牌再到退市
曾智明提出私有化建議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市場上曾出現關於「私有化失敗」的訊息,這或許與公司在審批過程中需要滿足一系列條件有關。根據公司條例,私有化建議需要經過計劃股東的批准以及高等法院的核准,同時需要符合公司條例的所有規定及其他條件。 任何一環未能順利通過,都可能導致私有化失敗。此前,香港市場也曾有其他公司的私有化嘗試最終未能成功。
金利來集團的股份曾在2024年11月21日宣布停牌,停牌前股價曾出現大漲。 隨後,公司在2024年12月18日上午九時正起恢復股份買賣。 恢復交易後,公司股價繼續高開。 這些股價的波動,反映了市場對於私有化消息的反應以及對其成功與否的預期。最終,從公開資訊來看,金利來的私有化建議獲得了必要的批准,並預計於2024年7月2日正式撤銷上市地位。
告別與新生:退市後的金利來何去何從?
金利來告別資本市場,並不意味著品牌就此消失。退市後,金利來將成為一家完全由曾氏家族掌控的私有公司。 這使得公司在營運上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可以更專注於業務轉型和品牌重塑。 在競爭激烈的男裝市場,品牌老化是一個需要正視的問題。金利來近年來也嘗試通過技術創新等方式來提升產品力,例如推出了「3D立體免燙服裝製造技術」並獲得了多項專利。 然而,如何將這些創新轉化為市場上的爆款,吸引更廣泛的消費者群體,是金利來未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或許,退市能讓金利來擺脫上市公司的束縛,更大膽地進行產品創新、渠道改革以及品牌形象的年輕化。在「新中式男裝」等細分市場崛起的當下,金利來能否找到屬於自己的新定位,重新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將是對其管理團隊的巨大考驗。
金利來的私有化,是港股市場近年來多家公司選擇退市的一個縮影。這反映了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一些公司對於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與效益進行了權衡,並選擇了更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道路。對於金利來而言,這是一個時代的告別,也是一個新篇章的開始。未來,這個曾經輝煌的老品牌能否重拾昔日榮光,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