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桌球大獎賽重返香港
熱鬧之外的插曲:從「趕客風波」看香港再辦世界桌球大獎賽
桌球,這項在綠茵方寸間展現力與美的運動,近年來在香港受到越來越多球迷的喜愛。每一次世界級賽事的舉辦,都能吸引大批觀眾入場,親身感受頂尖對決的氛圍。2025年世界桌球大獎賽首次落戶香港,並在啟德體育園舉行,無疑是城中體壇盛事。然而,首日賽事尾聲發生的「趕客風波」,卻為這場盛事添上了意想不到的插曲,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驚魂一刻:未完賽的清場指令
回顧那令人錯愕的一刻,2025年3月4日晚,世界桌球大獎賽首日賽事進行至深夜,原定的兩場比賽尚未結束。然而,現場大會卻突然透過屏幕發出通知,要求所有觀眾在午夜前離場。中文版本解釋是「根據場地使用限制」,而英文版本卻使用了「curfew(宵禁)」一詞,兩種說法不一,現場球迷因此感到困惑與不滿,噓聲四起,場面一度混亂。澳洲球手尼爾·羅拔臣事後接受訪問時,也表示情況「有些奇怪」,以為有宵禁,英國媒體亦對此事件給予關注,並使用了「午夜宵禁」等字眼來形容這場「桌球趕客」風波,直指情況未如理想,甚至稱場面「古怪」及「不尋常」。
風波背後的溝通與協調挑戰
這場「趕客風波」的發生,暴露了在大型體育賽事舉辦過程中,主辦單位與場地管理者在溝通與協調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據主辦單位F-Sports Promotions Limited公司董事封歡歡事後解釋,他們在賽前十多天被告知比賽時間只能到晚上11時,當時已明確表示反對,並在當晚比賽期間收到場館方面的提示,但已被告知只能在午夜12時清場。 她亦坦言,對於英文通告中的「Curfew」一詞,她也是在事件發生後才認識。 儘管主辦單位曾主動提出願意支付超時費用,但最終仍未能避免清場的情況發生。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則表示,今次事件是源自主辦單位與啟德體育園區的磨合不足,情況非常不理想,已要求主辦方調整安排,確保往後賽事觀眾可觀賞至完場,並會協助安排額外交通。 園方也表示,理解觀眾希望觀看完整賽事,並已與主辦方協調交通安排。
從危機中學習:為未來賽事鋪路
「趕客風波」無疑為2025年世界桌球大獎賽帶來了負面影響,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為香港未來舉辦大型體育盛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事件發生後,主辦方及相關單位都對此進行了解釋與回應,並承諾會吸取經驗,做得更好。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也表示,希望各方「經一事、長一智」,認為體育園需要建立由最高層參與的「上情下達」機制,並應有發言人清晰解釋事件。 這些都顯示出相關方面對事件的重視,以及改進的決心。
世界桌球巡迴賽(WST)官方對2025年的賽事評價似乎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根據官方網站列出的2025/26球季賽程,明年的世界桌球大獎賽仍計劃在香港舉行,賽期定於2026年2月3日至8日。 這表明,儘管出現了「趕客風波」,但香港在國際桌球界的地位以及舉辦賽事的潛力仍然受到肯定。WST與F-Sports Promotions Limited簽訂了為期五年的主辦協議,儘管主辦方來年仍有權選擇比賽地點,但F-Sports方面表示,若有機會再在香港舉辦比賽,仍會首選啟德體育園。 世界桌球總會主席費格遜也相信,「趕客風波」不會影響是次比賽,香港將會繼續舉辦這項排名賽。
不僅是桌球,香港在乒乓球領域也有積極的發展。香港乒乓總會主席余潤興透露,隨著啟德體育園落成,正積極申辦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的高級別賽事,希望最快能在2026年成事,並計劃在賽事中加入香港特色元素,打造與眾不同的體驗。 香港也已成功獲得2025年WTT總決賽的主辦權,這項賽事將於12月在紅磡體育館舉行,總獎金高達130萬美元。 這都顯示出香港對於舉辦世界級乒乓球賽事的決心與能力。
展望未來:持續優化與發展
雖然「趕客風波」是一個警示,但也促使香港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方面進行更深入的反思與改進。為了確保2026年世界桌球大獎賽及未來更多體育盛事的順利舉行,有幾個方面值得持續關注和優化:
首先,加強溝通協調機制。主辦單位、場地管理者、相關政府部門之間應建立更緊密、更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提前充分討論各項細節,包括賽事時間安排、場地使用規定、突發情況應對等,確保資訊傳達無誤,避免類似「趕客」事件再次發生。
其次,提升場館管理水平。啟德體育園作為新落成的場館,在運營初期可能會遇到一些挑戰。管理方應吸取經驗,優化內部流程,特別是在處理超時、觀眾疏散等問題上,應具備更靈活、更人性化的應變能力。
第三,建立完善的應急預案。大型體育賽事舉辦過程中,各種突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應提前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包括惡劣天氣、設備故障、賽事超時等情況的應對措施,並向相關人員進行充分的培訓,確保在 emergencies 面前能夠迅速有效地處理。
第四,加強對外資訊發布。在賽事期間,應建立及時、準確的資訊發布機制,特別是在出現特殊情況時,應第一時間向觀眾及媒體發布清晰明確的資訊,避免引起誤解和恐慌。
最後,持續優化觀眾體驗。觀眾是體育賽事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精彩的比賽本身,良好的觀賽體驗也能提升賽事的吸引力。應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優化購票流程、入場安排、餐飲服務、交通接駁等各個環節,讓觀眾感受到貼心與便利。
結語:風雨過後見彩虹
「趕客風波」是香港在舉辦大型體育賽事過程中的一次考驗,但這並不代表香港不適合舉辦世界級賽事。相反,這場風波為香港提供了一個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通過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優化各項安排,香港有能力也有條件成為國際體育盛事的理想舉辦地。2026年世界桌球大獎賽將再次在香港舉行,這是一個新的機會,讓香港向世界證明,儘管曾有風雨,但香港的體育盛事仍然充滿活力與魅力,能夠為全球球迷帶來難忘的精彩體驗。期待在不遠的將來,香港能以更成熟、更完善的面貌迎接每一場國際賽事,讓「東方之珠」在體育舞台上繼續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