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訪澳談經濟多元 促速解關稅戰

風雲變幻下的濠江:夏寶龍訪澳,關稅戰與多元發展的深度聚焦

澳門,這座素有「東方蒙地卡羅」之稱的城市,長期以來以其博彩旅遊業聞名於世。然而,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外部風險挑戰加劇的當下,如何擺脫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的局面,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澳門必須面對的課題。在此背景下,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的訪澳行程,以及他與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關稅戰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進行的深入交流,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向意義,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勾勒出新的藍圖。

茶樓裡的國情與澳情

夏寶龍主任此次訪澳,延續了近年來與澳區人大政協代表茶敘交流的慣例,這種輕鬆而不失莊重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中央與澳門各界的距離,也讓與會者得以更直接地向中央反映澳門的實際情況和建議。此次茶敘的核心議題,聚焦於當前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尤其是中美關稅戰對澳門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澳門如何在此變局下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與會的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引述夏寶龍主任的講話指出,面對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困難,尤其是美國發起的關稅戰,澳門企業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澳門需要加快經濟適度多元化,並提振消費。 這番話語重心長,既是提醒,也是期許。關稅戰不僅影響貨物貿易,其連帶效應可能波及金融、匯率等多個層面。對於高度外向型的澳門經濟而言,雖然其博彩旅遊業並非關稅壁壘的直接目標,但全球經濟下行、不確定性增加,必然會影響旅客的消費意願和能力,進而對澳門的支柱產業造成衝擊。因此,居安思危,強化自身經濟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顯得尤為迫切。

經濟適度多元:一場沒有退路的「必做題」

「經濟適度多元」是中央長期以來對澳門提出的殷切希望。早在澳門回歸祖國之初,中央就已意識到澳門過度依賴博彩業潛藏的風險,並多次強調要推動澳門經濟朝向多元化發展。然而,多年來,儘管特區政府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成效似乎並不明顯,澳門的經濟結構仍然相對單一。 行政長官岑浩輝在上任後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也坦承澳門經濟面臨結構單一、發展不平衡等問題。

此次夏寶龍主任再度強調加快經濟適度多元,並在與人大政協的交流中被多位代表委員提及,顯示出中央對此問題的高度重視和緊迫感。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李佳鳴直言,大家看到現在的危機,需要整個社會一起將適度多元做好。 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場沒有退路的「必做題」。

那麼,如何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呢?與會代表們也提出了一些思路。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認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重點之一,本澳青年融入深合區發展需更加創新和開拓思維。 全國政協委員李佳鳴也強調要利用好深合區兩地產業的協同發展,將澳門走出單一博彩局面。 橫琴合作區的設立,為澳門提供了廣闊的腹地和新的發展空間,其「分線管理」等創新政策,旨在促進澳門經濟的多元發展,為科技研發、高端製造、中醫藥等新興產業提供平台。

機遇與挑戰並存:關稅戰下的澳門應對之道

關稅戰對澳門的影響,雖然非直接衝擊,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挑戰在於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抑制投資和消費,影響澳門旅遊業的復甦進程。與會的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提到,關稅戰可能影響金融匯率,澳門作為旅遊城市需做好應對風險。 這提醒我們,在推動經濟多元的同時,也必須加強金融風險的防範和管理。

然而,挑戰中也蘊藏著機遇。關稅戰可能促使全球供應鏈重塑,一些企業可能會尋求新的生產基地和市場。澳門作為連接中國內地與葡語國家的重要平台,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聯繫,使其在中葡經貿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施政報告中也提到,澳門將促進與葡語國家全方位互利合作,擴大國際「朋友圈」,包括提升中葡平台的內涵、加強中葡科技交流合作、推動更多葡語國家產品進入大灣區市場等。 利用好「中葡平台」優勢,可以為澳門在「一帶一路」倡議下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吸引相關產業落戶,助力經濟多元。

此外,關稅戰也可能促使內地更加重視國內市場和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對於澳門而言,這意味著可以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利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與周邊城市形成產業協同,發展面向內地市場的新興產業,例如特色金融、會展商貿、文化創意等。

前行之路:信心、創新與協作

夏寶龍主任此次訪澳並與社會各界深入交流,釋放了中央對澳門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支持的信號。正如與會代表所說,國家對澳門的發展充滿信心,尤其是在經濟復甦方面。 這種信心是澳門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重要基石。

然而,信心不能取代行動。推動經濟適度多元,需要特區政府敢於創新,尤其是深合區的發展過程中,可能需要有新的思維。 這包括但不限於在政策法規、人才引進、產業規劃等方面進行突破。澳區政協委員歐安利特別關注到法律問題,指出澳門和深合區的法律制度進一步融合,有利居民在深合區居住,並認為可以利用澳門平台,向內地和葡語國家介紹彼此的法律模式。 這顯示出制度創新在促進經濟多元中的重要性。

同時,這也是一項需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的系統工程。愛國愛澳社團作為澳門社會的重要力量,被寄予厚望,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面對國外複雜形勢居安思危,勇於變革,團結社會各界促進產業多元化、澳琴一體化建設。 年輕人也應勇於嘗試,加快步伐跳出「舒適圈」,融入深合區的發展。

總結而言,夏寶龍主任此次訪澳,是在全球經濟面臨挑戰、中國外部環境複雜的關鍵時期,對澳門未來發展方向的一次重要指導和推動。關稅戰的陰影提醒澳門必須加快經濟多元的步伐,而橫琴合作區和「中葡平台」的機遇則為澳門提供了實現多元發展的潛力。這場轉型之路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希望。只要澳門社會各界堅定信心,勇於創新,加強協作,充分利用中央的支持政策和自身優勢,就一定能夠在複雜的變局中找到新的定位,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續寫「一國兩制」在澳門成功實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