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專訪|曾想放棄歌唱夢
音樂,是許多人心中的一方淨土,是情感的出口,是夢想的寄託。然而,追逐音樂的道路往往荊棘密佈,充滿挑戰與未知。對於歌者而言,站在舞台上展現自我,承受讚美與批評是常態,但當批評直指個人外形,甚至是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份傷害與打擊,可能會深埋心底,甚至讓人一度想放棄最熱愛的歌唱。
夢想的啟程與擱淺
許多音樂人的故事,都始於一個單純的熱愛。黃博也不例外,她對唱歌的熱情,從小就根植於心。雖然父母曾期望她成為鋼琴家,但歌唱才是她真正的心之所向。即使學習古典樂,她也會偷偷練習流行歌曲,自彈自唱,那份對音樂的渴望,早已融入她的天性。 唱歌對她而言,就像行山一樣,是滿足內心渴望的重要活動。 然而,追逐夢想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年輕時的挫折,讓她對自己產生了懷疑,甚至一度沒有考慮過要成為歌星。 那些來自外界的聲音,尤其是關於外形的批評,像是一盆冷水,澆熄了她一部分的熱情,讓她在追夢的路上,選擇了暫時擱淺。
外形批判的陰影
在競爭激烈的演藝圈,外形往往成為評斷一個人的標準之一。雖然實力與才華是硬道理,但外形條件也佔據了一定的份量。黃博曾有過在眾人面前被批評外形的經歷,這對一個熱愛歌唱的人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當時的那份難過,不僅是對外形被否定的沮喪,更是對自己熱愛的事物因為非關實力的因素而受到阻礙的無力感。這種公開的、針對個人的批評,很容易讓人產生自我懷疑,進而影響自信心,甚至讓人想逃離這個環境。對於黃博而言,那段經歷讓她選擇了向現實低頭,找了一份相對穩定的電視台記者工作。 她將對唱歌的熱愛轉化為內心的渴望,成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沒有唱歌的日子裡,她會選擇行山來滿足內心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生命中的轉折與再出發
然而,熱愛終究難以割捨。生命中的轉折點往往出現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對黃博而言,遇見她的另一半,是她重新拾起歌唱夢想的重要契機。她的丈夫知道她喜歡唱歌,但或許並不知道她唱得有多好。 在疫情的挑戰下,黃博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也在丈夫的支持下,鼓起勇氣站上了《中年好聲音3》的舞台。 參加這個節目,她的動機很單純,只是覺得TVB的音響很好,想去感受一下,發一場夢。 即使不入圍,也當作是發了一場夢。 這份純粹的熱愛,讓她再次站到了聚光燈下,展現自己的歌聲。
克服心魔的勇氣
重新站上舞台,意味著要再次面對可能的評價與挑戰。過去被批評外形的陰影,或許仍在心底,但對歌唱的熱愛,以及身邊人的支持,給予了她克服心魔的勇氣。在《中年好聲音3》的舞台上,她用實力證明了自己,被封為「大魔王」,這不僅是對她歌聲的肯定,更是對她一路走來堅持與努力的最好回報。 參加比賽的過程,不僅是展現實力,更是療癒過去創傷的過程。每一次站在舞台上,都是對過去那個因為外形批評而難過的自己的肯定,也是對夢想的再次宣誓。
夢想的重量與意義
黃博的故事告訴我們,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有來自外界的質疑,也有來自內心的掙扎。尤其是當個人特質被公開批評時,那份傷害是真實且深刻的。然而,真正的熱愛,會成為支撐我們走下去的力量。黃博在《中年好聲音3》的舞台上,不僅僅是為了比賽,更是為了圓自己的一個夢,一個關於歌唱的夢。她選擇在決賽時壓軸出場,希望能完全享受舞台,不理會結果,這份自在與享受,正是她在經歷挫折後,重新找回對音樂的初心。 對她來說,追夢的意義不在於成敗,而在於勇敢邁出每一步。 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已經在舞台上唱出了心底的快樂。
結語:歌聲的力量,人生的旋律
黃博的經歷,是許多追夢人的縮影。我們都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因為各種原因而感到迷茫、甚至想放棄。但如果心中有真正熱愛的東西,那份熱愛終將引領我們找到方向。歌聲對黃博而言,不僅是愛好,更是心靈的出口。 即使曾被外形批評所傷,她依然沒有放棄,最終找到了重新發光的舞台。這份堅持與勇氣,感動了許多人。她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要讓外界的聲音定義自己,真正的價值,在於我們內心的熱愛與堅持。每一個勇敢追夢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譜寫著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