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第四輪會談落幕 伊朗:艱難但增進理解

美國和伊朗代表於2025年5月11日在阿曼舉行了第四輪核談判,旨在就德黑蘭的核計畫達成一項新協議。

會談背景

  • 談判地點:阿曼首都馬斯開特。
  • 促成者:阿曼在其中扮演調解角色。
  • 美方代表:美國總統中東問題特使魏科夫(Steve Witkoff)。
  • 伊方代表: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Abbas Araghchi)。
  • 談判方式:據報導,談判透過阿曼外長擔任的中間人進行間接溝通。
  • 核心議題:討論伊朗的核計畫,特別是鈾濃縮問題。
  • 美方立場: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堅持伊朗放棄所有鈾濃縮活動,即使是民用目的。魏科夫表明,美國的紅線是「不允許濃縮,這代表要拆除,不進行武器化」,要求伊朗徹底拆掉在納坦茲(Natanz)、福爾多(Fordow)和伊斯法罕(Isfahan)的核設施。
  • 伊方立場:阿拉奇表示,伊朗不會在自身核權利方面妥協,並重申伊朗無意發展核武器,但堅持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權利,形容鈾濃縮是不能夠越過的紅線。伊朗官員也已表態,德黑蘭願意就部分限制自身核子活動一事進行談判,以換取解除制裁,但終止鈾濃縮計畫或交出濃縮鈾庫存是「不能妥協的紅線」。

會談進展與結果

  • 伊朗的描述:伊朗外交部表示,此輪談判艱難但有益,兩國能夠更好地了解彼此立場,並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法。
  • 阿曼的評論:阿曼外交大臣巴德爾(Badr Bin Hamad Al-Busaidi)表示,伊朗和美國在談判期間,提出有益而且具有新意的想法,雙方與各自高層磋商後,將會舉行下輪會談。
  • 美國的警告: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曾警告,如果11日舉行的美伊第四輪間接談判沒有成果,那麼美方將採取不同的路線。
  • 持續分歧:儘管進行了談判,但雙方在一些紅線上仍存在嚴重分歧,尤其是在濃縮鈾的問題上。

各方反應

  • 伊朗: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在前往阿曼前表示,美國在談判中立場矛盾,是談判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之一。
  • 美國: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伊朗官員表示,美國在近期美伊間接談判中沒有展現「真誠實意」,伊朗方面正在為談判沒有取得預期結果做下一階段準備。
  • 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莫斯科希望美國和伊朗之間達成「公平」的核協議,並願意為推動談判提供幫助。

未來展望

儘管存在分歧,但伊朗和美國都表示更想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後續是否會有進一步的談判,以及談判最終是否能打破僵局,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