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供水六十載 滋養香江見真情
東江供港六十載:慈母深情澤香江
背景與重要性
今年是東江水供港的第六十個年頭,這一歷史性的里程碑不僅見證了香港與內地的深厚情誼,也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長期支持和關懷。自1965年東深供水工程建成以來,東江水已經成為香港的生命線,累計向香港輸送逾260億立方米的清潔水源,相當於注滿1.5萬個西湖的生命之水[2]。這項工程不僅解決了香港的飲水困難,也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香港各界人士紛紛走訪內地,重溫東江水供港的歷史,增進對這項工程的認知。例如,近期有約80名民青局「連青人網絡」會員參加了「供港60周年廣東省思源之旅」,他們走進葉挺將軍紀念園、東江流域水量水質監控中心,深入了解東江水供港的歷史和意義[1][4]。
東江供水的歷史與意義
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與發展
東深供水工程是黨中央為解決香港同胞飲水困難而興建的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自1964年啟動以來,工程歷經三次擴建和一次改造,總投資遠超初期的3800萬元撥款[2]。這項工程在當年中央財政支出中佔有重要地位,反映了國家對香港的關懷和支持。
東深供水工程的建設不僅是一項技術挑戰,也是一項政治和經濟決策。它體現了國家在發展初期就對香港供水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並通過巨額投資來解決香港的飲水困難。這項工程的成功運營,為香港的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東江水供港的社會影響
東江水供港六十載,對香港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解決了香港的飲水問題,也促進了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東江水成為香港的生命線,滋養著香港以至整個大灣區的發展[3]。
近年來,香港各界人士對東江水供港的認知和感激之情日益深厚。例如,香港海員工會和海港運輸業總工會曾舉辦電影欣賞會,重溫供水工程的歷史背景和興建過程,體會國家對香港的深厚情誼[5]。
東江水供港的商業與政治意義
東江水供港的商業模式雖然以市場化運作,但水價始終未完全按純市場邏輯定價[2]。這反映了國家在供水問題上仍然給予了特殊的關懷和支持。然而,也有一些觀點認為香港買東江水從來都不是「免費午餐」,在商業社會中無需感恩[2]。這些觀點各走極端,忽略了國家對香港的長期支持和關懷。
展望與反思
東江水供港六十載,見證了國家對香港的深厚情誼和長期支持。這項工程不僅解決了香港的飲水問題,也促進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江水供港將繼續發揮其重要作用,滋養著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在未來,香港與內地的合作將繼續深化,東江水供港將成為這一合作的重要象徵。同時,香港各界人士應該繼續增進對東江水供港的認知和感激之情,體會國家對香港的深厚情誼,共同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
總之,東江水供港六十載的歷史不僅是一項技術和工程的成就,更是國家對香港的深厚情誼和長期支持的見證。這一歷史將繼續激勵和引導香港與內地的合作與發展。
資料來源:
[1] www.wenweipo.com
[2] www.tkww.hk
[3] www.bbd.com.hk
[4] www.wenweipo.com
[5] ftu.org.hk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