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國際放緩香港擴張 兩大品牌開店步伐減慢
譚仔國際放緩香港擴張步伐的戰略分析
香港餐飲市場環境變化
近年來,香港餐飲業正面臨結構性轉變。根據最新市場觀察,「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有增無減」,這股趨勢已對本地餐飲業造成顯著衝擊。週末及節假日期間,大量香港居民選擇前往深圳等鄰近城市消費,導致本地食肆客流量明顯下降。同時,「新外送平台加入戰團」加劇了市場競爭,各大平台為搶佔市佔率紛紛推出深度折扣,進一步壓縮餐廳利潤空間。
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本港首季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280億元,按年微跌0.6%」,反映整體行業增長乏力。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連鎖餐飲集團被迫重新評估擴張策略,以適應新的消費形態。
譚仔國際財務表現深度解讀
根據譚仔國際(02217.HK)最新公布的年度業績報告,集團面臨盈利能力的嚴峻挑戰:
– 盈利狀況:全年盈利7,984.3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32.71%
– 收益表現:總收益28.43億港元,同比增長3.43%
– 每股盈利:6港仙,不派發末期股息
收益增長但利潤下滑的現象值得關注。公告解釋「收益增加主要受2025財政年度營運餐廳數目增加所帶動」,但同時指出「第三方外送服務所產生的佣金及手續費持續增加」是壓縮利潤的主因之一。這反映出新增門店帶來的邊際效益正在遞減,而營運成本卻持續攀升。
更早前集團發布的盈警也驗證了這一趨勢,「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止年度純利將按年減少約30至35%」,顯示管理層已預見經營環境惡化的情況。
戰略調整的深層原因
譚仔國際決定減緩香港新店開設速度,這項決策背後蘊含多重戰略考量:
成本控制優先
香港餐飲業正面臨全方位的成本上漲壓力:
– 租金成本:雖然疫情後租金有所回落,但核心商圈租金仍處高位
– 人力成本:服務業最低工資上調及人手短缺問題持續
– 食材成本:全球通脹及供應鏈波動導致食材價格上漲
– 平台佣金:外賣平台抽成普遍達20-30%,大幅侵蝕利潤
在「加大外賣平台折扣優惠力度」的市場環境下,盲目擴張只會加劇成本壓力。
提升單店營運效率
數據顯示,雖然「收益28.43億元同比增加3.43%」,但純利卻大幅倒退32%,證明單純依靠門店數量增長已難以維持健康盈利。集團需要將資源集中在:
– 優化現有門店選址與營運模式
– 加強產品創新與服務品質
– 提高員工生產力與顧客滿意度
應對消費行為轉變
香港餐飲市場正經歷深刻變化:
這些變化迫使傳統連鎖餐飲品牌必須重新思考市場定位。
未來發展路向探討
雖然目前譚仔國際暫未公布具體的戰略調整細節,但從行業趨勢觀察,可能採取以下方向:
短期策略:
– 暫停非核心區域的新店計劃
– 重新評估現有門店網絡效益
– 優化外賣業務的利潤結構
中長期布局:
– 拓展海外市場(如日本、新加坡等)
– 發展多元品牌策略
– 投資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
值得留意的是,放緩擴張不等於停止發展。集團可能會將資源重新配置到更具增長潛力的領域,例如:
– 加強供應鏈效率
– 開發高毛利產品線
– 提升會員忠誠度計劃
行業啟示與投資者建議
譚仔國際的戰略調整反映香港餐飲業正進入新階段,具有以下行業啟示:
對投資者而言,需密切關注:
– 同店銷售增長率(SSSG)變化
– 成本控制措施的成效
– 海外擴展進度與效益
– 新業務模式的發展潛力
總體而言,譚仔國際放緩香港擴張是面對市場現實的務實之舉。在當前環境下,「穩健經營」比「快速擴張」更符合股東長期利益。未來能否成功轉型,將取決於管理層執行力與應變能力。
資料來源:
[1] finance.now.com
[2] www.aastocks.com
[3] hk.on.cc
[4] www.moomoo.com
[5] www.ejfq.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