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投資熱潮 香港如何搶佔先機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物流中心,近年來積極拓展全球市場,其中中東地區成為新的戰略重點。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深入推進,以及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香港與中東的合作不僅有助於鞏固自身優勢,更為雙方帶來多贏局面。本文將聚焦香港目光再投向中東的三大亮點:經貿合作深化、金融互聯互通、人文與創科交流。

經貿合作深化:開拓新市場 化危為機

特區政府近期動作頻頻,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經貿代表團展開中東訪問行程,首次聯合內地企業代表與香港商貿代表出訪卡塔爾等地。此行旨在發揮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內聯外通的優勢,推動與內地企業協同出海[1][3]。此外,特區政府計劃增加在中東的經濟貿易辦事處數目——除現有的迪拜經貿辦外,正積極籌劃在沙特利雅得開設另一經貿辦[2]。這些舉措顯示出香港對中東市場的高度重視。

事實上,「新絲路」下的互利競合已初見成效。國泰航空自2023年恢復香港至沙特利雅德直航後,航班量增至每週四班;超過70%的轉機客源凸顯了香港作為國際樞紐的地位[5]。這不僅促進了人流物流的高效聯通,也為兩地企業創造了更多商機。

金融互聯互通:強化資金融通 推動產業協作

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尤為突出。2025年以來,「ETF雙向上市」機制在香港與沙特之間正式落地——這是亞洲和中東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里程碑[5]。同時,「10億美元投資基金」設立支持大灣區企業進軍中東市場;港交所更計劃於2025年在利雅德設立辦事處[5]。

這些措施不僅強化了資金的跨境流動性與產業協作能力,也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的地位。通過引入更多元化的投資產品和服務,吸引來自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及機構投資者參與本地資本市場,實現資金「引進來、走出去」。

人文與創科交流:打造友善城市 促進多元發展

除了傳統商業領域外,人文交流和科技創新同樣是亮點所在。「超級聯繫人」角色讓初創企業得以於沙特路演並簽署多項協議;結合「香港研發+珠三角轉化」模式助力當地產業多元化發展[4][5]。

李家超致力將本港打造成對穆斯林友善城市:持續向該地區傳遞友好姿態並促進文化交流活動;例如增設清真食品認證設施及推廣伊斯蘭文化節等活動均受到廣泛好評 [4] 。這種軟實力建設有助消除文化隔閡並提升本港在全球穆斯林社群中的形象。

此外,科技創新方面亦取得突破性進展:多家本地初創公司成功打入當地智慧城市建設項目;部分科研成果已應用於能源管理系統或醫療健康領域 [4] 。

總結而言,當前階段正是深化區域合作最佳時機——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實際執行層面來看都具備良好基礎條件。「新絲路」下互利共贏已成主流趨勢:未來可望進一步擴大覆蓋範圍(如阿曼/阿布扎比),同時加強教育/旅遊等非傳統領域互動以實現全方位融合發展目標 [2][4] 。展望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裡 ,只要保持開放包容態度 ,相信必能創造更大價值空間 。

總之 ,立足當下放眼長遠 ——只有不斷創新求變才能把握住歷史賦予我們每一個機會窗口期!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bau.com.hk

[3] www.news.gov.hk

[4] bau.com.hk

[5] www.hk01.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