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NO性侵未遂判2年半 受害者勇敢出庭成關鍵
光芒下的陰影:從NONO案看見性自主的重量
聚光燈下的藝人,往往被賦予光鮮亮麗的形象,然而,當這層濾鏡被撕下,露出的卻是令人髮指的黑暗,這便是藝人NONO(陳宣裕)捲入性侵風波所揭示的殘酷現實。這起案件不僅是一則社會新聞,更是一面鏡子,映照出性侵害犯罪的普遍性與隱蔽性,以及受害者在追求正義路途上的艱辛。士林地方法院日前針對NONO涉犯強制性交未遂等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2年6月,這份判決背後,是受害者們鼓起莫大勇氣挺身而出的血淚故事,她們的勇敢,成為司法得以伸張的關鍵力量。
黑暗角落的秘密
這起案件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始於台灣社會在#MeToo運動浪潮下,許多隱藏的性侵害、性騷擾事件被勇敢的受害者們揭露。NONO的案件牽涉多名女性,她們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遭遇了相似的可怕經歷。從檢方起訴的內容來看,NONO被控利用其藝人身份及工作機會,製造與被害人獨處的機會,進而實施強制性交、強制性交未遂及強制猥褻等行為。這些犯行發生的地點多元,包括住處、停車場、飯店,甚至是工作場域,顯示出性侵害犯罪可能潛藏在任何看似尋常的場合. 受害者們描述的經歷令人心痛,有人在片場的廁所遭尾隨侵犯,所幸急中生智利用電擊棒脫困;有人則是在搭乘NONO的車輛時被載往偏僻處,險遭不測. 這些情節令人不寒而慄,也突顯了性侵害犯罪手法的多樣性與預謀性。
勇敢的聲音:打破沉默的枷鎖
長期以來,性侵害犯罪往往因為受害者的恐懼、羞愧以及社會壓力而深埋於心,難以啟齒。許多受害者擔心名譽受損、遭受二次傷害,選擇沉默,這無疑助長了犯罪者的囂張氣焰。然而,在這起案件中,我們看到了受害者們的勇敢與團結。她們不再獨自承受痛苦,而是選擇站出來,相互扶持,共同對抗權勢下的侵害。
受害者們的出庭作證,無疑是這起案件能夠進入司法程序的關鍵。她們不僅需要回溯痛苦的經歷,更要在法庭上面對可能的質疑與挑戰。根據報導,審理期間法院傳喚了包括「小紅老師」在內的多名被害女子出庭作證,她們詳細描述了受侵害的過程,甚至精確地描繪出NONO住家的格局,這些細節成為指控的重要依據. 雖然面對NONO始終否認所有指控,堅稱不認識她們,但受害者們堅定的證詞,為法院還原真相提供了寶貴的線索。
判決的重量與法律的侷限
經過近一年的審理,士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針對其中一項強制性交未遂罪判處NONO有期徒刑2年6月,其餘六項被訴罪名則獲判無罪. 判決理由指出,獲判有罪的強制性交未遂部分,除了被害人的單一指述外,尚有其事後向親友提及遭遇的補強證據支持,親友的證詞證實了被害人當時的情緒狀態明顯異常. 然而,其餘六項被訴罪名之所以獲判無罪,主因在於法院認為僅有被害人的單一指述,缺乏其他補強證據,且部分被害人的供述前後有瑕疵.
這個判決結果,一方面肯定了部分受害者證詞的可信度,並對犯罪者施以應有的懲罰,然而,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性侵害案件在司法實務上面臨的挑戰,特別是證據的取得與認定。許多性侵害犯罪發生在隱蔽的環境下,往往難以留下直接的物證,而單一受害者的指述雖然重要,在缺乏其他輔助證據的情況下,容易面臨「空穴來風」的質疑。此外,受害者在遭受創傷後,記憶可能受到影響,供述細節出現些微差異,也可能成為辯方攻擊的焦點。這並非否定受害者的證詞,而是凸顯了性侵害案件在法律程序上存在的複雜性。
性自主的價值:不能被侵犯的權利
這起案件再次提醒我們,性自主是每一個人的基本權利,不容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侵犯。不論性別、職業、身份地位,任何違反個人意願的性行為都是犯罪。藝人身份不應成為侵犯他人的保護傘,更不應讓光環掩蓋其不法行為.
受害者們的勇敢站出來,不僅是為了自己的正義,也是為了鼓勵更多處於相似困境的人。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們,面對性侵害,沉默不是唯一的選擇,尋求協助、發出聲音,是走向療癒與正義的第一步。雖然司法判決可能無法完全彌補受害者所受的傷痛,但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對犯罪者的警示,也是對社會的教育。
前行的路:漫長但充滿希望
NONO案的一審判決,並非這場性侵風波的終點。檢方在收到判決書後,將研議是否上訴. 這意味著這起案件的司法程序尚未完結,受害者們可能還需要面對漫長的等待與煎熬。
然而,無論最終的司法結果如何,這起案件的發生以及受害者們的勇敢,已經在社會上激起了巨大的漣漪。它促使我們更深入地思考性侵害犯罪的成因與預防,檢視法律在保護受害者方面的不足,並鼓勵更多人關注性別平等與性自主議題。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因為有了這些勇敢的聲音,因為社會對性侵害零容忍的意識逐漸提升,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路將會充滿更多希望。讓每一次的勇敢發聲,都能匯聚成改變社會的力量,讓性自主的光芒真正照亮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