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稅戰大降超預期 瑞銀估陸GDP增3.7%

貿易戰的迷霧,似乎正迎來一線曙光。瑞銀集團近日發布的報告,猶如一陣暖風,吹散了籠罩在中美經濟上空的陰霾,尤其指出雙方大幅降低關稅稅率的舉動,其程度之大超乎預期,這不僅可能緩解貿易緊張局勢,更有望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增長動能。這項消息不僅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也讓我們得以深入探討,在關稅戰緩和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將如何乘勢而上,以及其中潛藏的機遇與挑戰。

柳暗花明:關稅稅率大跳水

過去一段時間,中美貿易戰成為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來源,雙方你來我往的加徵關稅措施,對全球供應鏈造成了不小的衝擊。然而,瑞銀的最新報告帶來了好消息。根據瑞銀的分析,在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後,雙方同時大幅降低了所謂「對等關稅」的稅率,其降幅之大超出了市場普遍預期。 具體而言,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從原先的最高145%大幅下調至30%(其中20%為針對特定商品的稅率,另10%為基準稅率),而中國對美國商品的關稅也從125%降至10%。

這項調整意義重大。儘管經過此輪下調,美國對中國產品的總加權平均關稅稅率估計仍約為43.5%,高於貿易戰開打前的水平,但相比之前動輒超過100%的稅率,已是顯著的緩和。 瑞銀認為,這次關稅的大幅下降,意味著中美貿易戰對出口和經濟增長帶來的衝擊將有所降低。

經濟脈動:增長預期的新氣象

關稅的緩和,為中國經濟的未來描繪了更為樂觀的圖景。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與瑞銀之前預測的2025年實際GDP增長3.4%相比,貿易戰的緩和使得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有所改善,認為2025年GDP增速可能達到3.7%至4%。 雖然增長預期的提升幅度看似不大,但在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的背景下,這項調整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需要注意的是,汪濤也指出,雖然出口受到的衝擊減輕,但年內的額外政策刺激規模也可能因此更加溫和。 此外,持續高位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抑制企業信心和資本支出。 不過,在90天的暫緩期內,中國企業可能會抓住機會對美國市場進行「搶出口」,以應對未來政策可能再次變化的風險。 這種「搶出口」現象雖然有助於短期出口數據,但也可能導致後續出口的波動。

細看端詳:關稅調整的影響層面

關稅的變化,對不同產業和產品的影響程度不一。瑞銀的報告也對此進行了細緻的分析。

科技產業的喘息空間

對於科技產業而言,關稅的暫緩執行尤其帶來了顯著的提振作用,有助於釋放市場對高關稅持續的憂慮。 瑞銀台灣研究部門主管艾藍迪指出,雖然先前關稅措施曾影響約35%的硬體出貨量和50%的硬體營收,但此次下調幅度令市場大感寬慰,預期對2025年下半年消費者需求與總體經濟的衝擊將相對有限。

值得注意的是,約80%的科技類產品此前已被暫時豁免徵稅,本次協議並未改變此狀況。 然而,針對芬太尼相關商品仍面臨20%關稅。 此外,瑞銀提醒,未來仍存在潛在的波動風險,特別是針對半導體與科技產品的美國232條款審查結果,若對最終科技產品課徵25%關稅,恐壓抑終端需求。 同時,90天的對等關稅暫緩仍與談判進展緊密相關。

AI供應鏈的相對優勢

在科技產業中,瑞銀認為AI供應鏈所受關稅衝擊相對較小,更有望受惠於整體氣氛回穩。 然而,瑞銀對於受匯率波動大、提前拉貨需求高、毛利率偏低的次產業則持保守看法,例如PC與顯示器無晶圓廠、面板、筆電ODM與二線晶圓廠。

其他產業的觀察重點

除了科技產業,其他產業也將受到關稅調整的影響。例如,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指出,儘管雙方同意減稅,但美國的基礎稅項並未減免,因此整體稅率仍然偏高。 不過,現實情況是生產商仍需出售貨物,關稅下調為貿易重啟提供了可能。 他也提醒,由於供應突然增加,貨櫃未來可能出現短缺,船公司需要時間調配。

前行之路:機遇與挑戰並存

中美關稅的大幅下調,無疑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積極的信號,提振了市場信心。然而,這並不代表貿易戰已完全結束,未來的道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

機遇:提振出口,穩定增長

關稅的降低將直接利好中國的出口企業,降低其產品在美國市場的銷售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力。這有助於穩定和提振對外貿易,進而拉動經濟增長。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需求相對疲軟的背景下,中美貿易關係的緩和顯得尤為重要。瑞銀提升中國經濟增長預期,正是基於這一積極變化。

挑戰:不確定性與結構性問題

儘管關稅暫時下調,但90天的緩衝期過後,雙方能否達成更為長期的協議仍是未知數。美國方面也表示,如果未達成正式協議,關稅稅率可能大幅上升。 這種不確定性將繼續影響企業的長期投資決策。此外,中美貿易關係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例如知識產權、技術轉移等,仍然有待解決。這些問題的長期存在,可能為未來的貿易關係帶來持續的波動。

同時,中國國內經濟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持續的通縮壓力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 雖然貿易緩和有助於緩解出口壓力,但這些內部因素仍需要政府的持續關注和政策支持。瑞銀預計,為了應對通縮壓力,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在今年內進一步降息。 政府也將繼續推動房地產去庫存。

展望未來:謹慎樂觀的態度

瑞銀指出,此次關稅大幅下調超出預期,為中美貿易關係帶來了緩和的契機。 這對於提振市場情緒、降低經濟不確定性具有積極意義。然而,這僅是邁向更穩定貿易關係的第一步,未來90天內的談判進展至關重要。

對於企業而言,應充分利用這段窗口期,積極調整經營策略,尋找新的增長點。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應在保持靈活性的同時,積極推動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以應對外部環境可能帶來的挑戰。

總而言之,瑞銀的報告為我們揭示了中美關稅戰背景下,中國經濟可能迎來的新變化。大幅下調關稅稅率無疑是積極信號,有望加快內地經濟增長。但前方的道路並非一片坦途,仍需謹慎應對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才能在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格局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