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共享辦公室出租率70% 恒隆:商廈市場嚴峻
香港商廈的變局與共享辦公室的應對
在香港這座繁華的國際都市,商廈林立是其標誌性的景象。然而,近年來香港商廈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空置率攀升、租金下跌,讓不少業主面臨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共享辦公室作為一種靈活的辦公模式,正逐漸嶄露頭角,成為市場的新焦點。恒隆地產旗下位於中環的共享辦公空間NET·WORK,在試業期後已錄得70%的出租率,恒隆地產副董事劉靜雅更指出,香港商廈正迎來巨大挑戰,這不僅印證了市場的嚴峻,也凸顯了共享辦公模式在當下的潛力。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商廈面臨的挑戰
香港商廈市場的困境並非突然降臨,而是多重因素長期疊加的結果。首先,全球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縮減開支,對辦公空間的需求減弱。許多企業採取保守的擴張策略,甚至選擇原址續租或縮減規模。 其次,疫情催生的「混合工作模式」讓遠距辦公成為新常態,部分企業發現員工無需每天集中在辦公室,進一步降低了對傳統寫字樓的需求。此外,高昂的租金成本長期以來都是香港營商的一大挑戰,這促使企業尋找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數據顯示,香港寫字樓空置率創下歷史新高,租金較2019年的高峰下跌了40%。 儘管近期部分區域的空置率略有回落,例如中環甲級寫字樓的空置率在一月份有所改善,從11.6%降至11.3%,但整體市場依然充滿挑戰。, 各區寫字樓空置樓面合計達到1,060萬平方呎,顯示供過於求的情況持續存在。 核心商業區與非核心商業區的租金差距縮小,甚至吸引部分企業從非核心區遷回核心區,這也反映出市場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
共享辦公室:靈活應變的新策略
在傳統商廈市場低迷之際,共享辦公室的表現卻相對突出。恒隆地產的NET·WORK在中環核心地段取得70%的出租率,證明了即使在充滿挑戰的市場中,具備優質地段和靈活服務的共享辦公空間仍能吸引租戶。,,
共享辦公室之所以能在當前環境下找到生存空間,主要得益於其提供的靈活性和成本效益。對於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或是需要短期辦公空間的項目團隊而言,共享辦公室提供了按需租用、租期靈活(從1個月到18個月不等)的選擇,避免了長期租約和高額裝修成本的壓力。, 這種模式尤其適合在經濟前景不明朗時期,企業在不確定未來發展規模時,彈性地調整辦公空間需求。
此外,共享辦公室提供的服務和設施也具有吸引力。除了基本的工作空間,通常還包括會議室、接待服務、網絡連接、列印服務等,甚至有些還提供虛擬辦公室服務。, 這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行政和運營成本,讓企業更專注於自身核心業務。恒隆的NET·WORK更強調其可持續發展的承諾,從環保建材到節能設施,樹立了業界的新標竿,這也符合當代企業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日益重視。
業主與租戶的雙贏模式
對於業主而言,開設共享辦公空間也是應對市場挑戰的一種策略。將部分樓面轉型為共享辦公室,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空間,提高出租率,並分散租賃風險。與傳統寫字樓租戶相比,共享辦公空間的租戶更加多元化,涵蓋金融、專業服務、科技、媒體及電訊業(TMT)等不同行業,這有助於業主建立更穩定的租戶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型業主也開始在旗下物業中引入共享辦公空間,作為為現有租戶提供附加價值的一種方式。 例如,當租戶因短期項目或辦公室裝修需要額外空間時,物業內的共享辦公室便能提供便利,有助於留住租戶。這種業主與共享辦公空間營運商之間的合作模式,甚至包括利潤分紅,預計將使未來的共享辦公空間擴展更為穩健持久。
未來展望: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共享辦公室在當下展現出活力,但香港商廈市場的整體挑戰依然存在。劉靜雅指出,香港商廈面臨「大挑戰」,這不僅是短期波動,更可能是一個結構性的轉變。 遙距工作模式的普及、企業對成本控制的嚴謹,以及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都將繼續影響傳統寫字樓的需求。
然而,挑戰中也蘊藏著機遇。共享辦公模式的成功證明了市場對靈活性和多元化辦公解決方案的需求。未來,共享辦公空間可能會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例如與數據中心結合,提供更高效能的工作環境。 同時,隨着非核心商業區的發展和交通網絡的完善,共享辦公空間也有望向這些區域擴展,為更多企業提供便利的辦公選擇。,
香港商廈市場正處於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傳統模式面臨挑戰,而靈活創新的辦公解決方案正迎來發展機遇。恒隆NET·WORK在中環取得的成績,為業界提供了一個成功的案例,也預示著共享辦公空間在香港商業地產市場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面對「大挑戰」,香港的商廈市場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模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和企業需求。這場變革不僅關乎物理空間的利用,更關乎我們對未來工作模式的想像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