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MR母公司拖欠173萬強積金,積金局多次追討
錢到哪裡去了?卡拉OK巨頭Red MR的強積金羅生門
卡拉OK,一個承載無數歡聲笑語的地方,下班後三五好友一同高歌,或是假日家庭聚會的溫馨場景,都離不開這一方小天地。然而,當這份看似輕鬆愉快的產業,遇上了嚴肅的退休保障問題,卻爆出了令人憂心的狀況。近期,連鎖卡拉OK品牌Red MR及其母公司bma Catering Management Limited被指拖欠員工數月強積金,涉及金額高達173萬港元,而積金局亦已多次採取行動追討。這宗事件不僅僅是單一公司的欠款問題,更牽涉到數十名員工的血汗錢和應有的退休保障,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這筆「消失」的強積金,究竟去了哪裡?對於普通市民來說,強積金是未來退休生活的重要基石,是每月從薪水中扣除、僱主亦有責任供款的保障。然而,當這份應有的保障出現缺口,不僅影響員工當下的生活,更對他們的長遠規劃造成衝擊。這不是冰冷的數字遊戲,而是活生生的個人權益受損。
積金局的追討之路
面對僱主拖欠強積金的情況,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積金局的回應,Red MR自2024年起便屢次涉及拖欠員工強積金供款。積金局表示,由bma Catering Management Limited經營的Red MR,在2024年2月至10月期間,沒有為約70名員工繳交強積金供款及附加費,涉及金額約113萬港元。此外,在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期間,亦欠供約50名僱員的強積金,涉款約60萬港元。 兩段時期合計,涉款總額約為173萬港元。
積金局的行動並非空穴來風,他們自2024年3月起已主動介入事件。 為了維護員工權益,積金局已先後6次入稟區域法院,為受影響員工追討強積金欠款及附加費。 據報導,積金局已成功為部分員工追回約30萬港元的拖欠供款及附加費。 然而,這筆追回的金額與總欠款相比,仍然有相當大的差距。積金局強調,對於尚未繳清的欠款,他們正展開其他相應的執法行動追討,包括向法院申請第三債務人命令以扣押公司銀行帳戶資金,以及申請執行財物扣押令狀等。 同時,積金局亦將於5月16日再次入稟區域法院,追討2024年11月及12月的欠款,並要求Red MR盡快補回2025年1月至4月的拖欠供款。
僱主的困境與責任
面對積金局的追討和員工的質疑,Red MR的發言人曾回應表示,自疫情以來直至通關後,公司一直面對經營困難,並非刻意拖欠員工的強積金。 他們承認有少部分員工會遲於原定日子出糧,主要是主管級員工,但前線基層員工一直準時出糧。 發言人也提到,自通關以後,人們多北上消費,本地娛樂業界生意慘淡,希望政府能留意業界困難並予以支援。
經營困難固然是企業可能面臨的挑戰,尤其在經歷疫情和經濟變動之後。然而,作為僱主,為員工按時、足額供款強積金是法定的責任,不應因經營狀況而有所忽略。員工的強積金是他們應得的權益,是為未來生活累積的保障。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必須履行對員工的基本責任。
勞工處的角色與員工的求助途徑
除了積金局的行動,勞工處也高度關注Red MR拖欠僱員強積金供款事件。 勞工處呼籲受影響的員工,如果被拖欠工資或對其僱傭權益有疑問,可以前往勞工處勞資關係科各分區辦事處查詢,勞工處將提供適切的協助。
對於員工來說,當遇到僱主拖欠強積金的情況時,首先應該保留所有與僱傭關係相關的文件,包括僱傭合約、糧單等。其次,可以嘗試與僱主溝通了解情況。如果溝通無果或僱主持續拖欠,應及時向積金局或勞工處尋求協助。這些政府機構會根據相關法例,協助員工追討欠款,保障他們的權益。
強積金制度的意義與挑戰
Red MR的強積金欠款事件再次凸顯了香港強積金制度在執行層面可能面臨的挑戰。強積金制度旨在為香港的受僱人士提供退休保障,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如果部分僱主未能有效履行供款責任,將會嚴重影響制度的效能和員工的信心。
過去五年,積金局每年都處理大量追討欠款的個案。在2023至24財政年度,積金局就拖欠供款入稟法院提出民事申索的個案合共1,621宗,包括小額錢債審裁處、區域法院以及代表受影響僱員向清盤人或破產管理署提交債權證明。 這些數字反映了拖欠強積金供款的問題並非個別現象,而是影響相當一部分僱員的普遍情況。
為了提升追討效率,積金局也正利用科技手段。例如,去年六月推出的積金易平台,旨在簡化和自動化強積金計劃行政工作程序,提升整體運作效率,包括向違規僱主追討拖欠供款。 透過平台,積金局可以更快地掌握僱主供款情況,更早發出繳款通知書,提醒僱主處理欠款。
除了追討,積金局也積極進行公眾教育,提升僱主和僱員對強積金制度的認識,推動雙方履行法定責任。 然而,面對像Red MR這樣持續出現的拖欠情況,更嚴厲的執法和更有效的追討機制仍然是保障員工權益的關鍵。
結語:一份應有的保障
Red MR拖欠員工強積金事件,是一記響亮的警鐘,提醒我們即使在看似光鮮亮麗的產業背後,也可能存在著員工權益被忽視的問題。強積金不只是一個數字,它是員工努力工作的回報,是為未來儲蓄的希望。每一分應繳的強積金,都承載著員工對退休生活的期盼。
這宗事件的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我們期待積金局的執法行動能夠取得實質性進展,成功為受影響員工追回全部欠款。同時,這也促使我們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防止類似事件的發生,讓強積金這份應有的保障,真正落實到每一位勞動者的身上,讓他們能夠安心工作,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