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效應下保險商品重獲青睞:2025年前四月可望衝破3,400億元
近年來,全球經濟面臨多重挑戰,股市波動劇烈,伴隨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使得投資者紛紛重新檢視其投資組合的風險結構。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風險較低且能同時兼顧保障與理財功能的保險商品,逐漸受到市場追捧。2025年前四個月,保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預計突破3,400億元大關,尤其是外幣保單的成長亮眼,表現出投資人對穩健理財的需求明顯提升。這股熱潮除了反映了投資者對於風險控管的重視,更凸顯了保險業在金融體系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保險商品的多元化與風險管理
隨著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穩定,保險商品日益呈現多元發展趨勢,成為投資人分散風險的重要工具。除了傳統的壽險及意外險商品外,外幣保單因其資產配置的靈活性與潛在收益,受到越來越多投資者青睞。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最新數據指出,截至2025年2月底,外幣保險商品的新契約保費收入高達673.54億元,占整體新契約保費的38.95%[4]。此數據清楚顯示出投資人對外幣保單需求的明顯擴增,尤以美元、澳幣與人民幣保單為主要銷售焦點。
外幣保單的暢銷,是多項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首先,美國股市在1月及2月表現回溫,促使美元保單吸引力提升。加上保險業者調高利變型保單的利率,更激勵買氣明顯攀升[4]。其次,澳洲通膨壓力緩解,國內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也讓投資者對澳幣信心倍增,帶動澳幣保單銷量較去年同期更勝一籌[4]。此外,受惠於中國股市逐步恢復平穩,以及壽險公司去年底推出新型保險產品,人民幣保單的銷售表現也十分亮眼[4],顯示亞洲區域貨幣市場的多元吸引力。
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
在2025年前四個月期間,多家保險公司展現出強勁的成長態勢,業績紛紛突破預期。其中,國泰產險表現尤為突出,4月份的簽單保費達35.8億元,累計簽單保費132.4億元,年增幅高達14%[1]。在核心業務分項中,車險繼續穩健成長,累計簽單保費達年成長7%。火災保險方面,第二季積極拓展商業火險市場,累計簽單保費年成長達35%;工程保險亦持續聚焦風電及綠能公共事業領域,累計簽單保費同年成長36%[1]。這些成績彰顯產險領域多元化布局帶來的效益。
此外,國泰金控整體業績也呈現穩健成長態勢。2025年前四月,稅後淨利達到334.1億元,主要得力於放款動能強勁以及資金成本有效控制[1]。旗下財富管理相關商品,包括保險與基金銷售,表現持續亮眼,信用卡簽帳金額保持穩定成長,聯貸收入亦維持上揚趨勢,累計淨手續費收入有顯著提升[1],呈現綜合性金融體系的強勁競爭力。
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與保險業的機遇
面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與不確定性,保險業的挑戰與機遇並存。例如,美國關稅政策充滿變數,令投資人信心受挫,對股市和債市形成壓力,進而影響市場資金流動[1][2]。然而,這樣的環境也推動保險業深化風險管理,並積極尋求多元化投資機會。中信金控董事長顏文隆強調,集團將加強對客戶產業風險的掌握及流動性支持,並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大趨勢下,密切關注產業移轉所衍生的商機[2]。
同時,保險公司積極布局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以及穩定股息的投資標的,藉此平衡收益與風險,減輕市場波動帶來的負面影響[2]。這種策略不僅具備提高資產組合靈活性的優勢,也能穩固投資者信心,彰顯保險業面對不確定環境的應變能力與長遠思維。
結論
總結來看,2025年前四個月,保險商品銷售表現強勁,預計新契約保費總額將突破3,400億元,其中外幣保單成為市場的亮點,反映出投資大眾對於分散風險和穩健理財的高度期待。保險企業透過產品多元化及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提供投資人更多元且安全的資產配置途徑,成為金融市場中不可忽視的力量。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雖仍存在諸多變數與挑戰,但保險業以其獨特的風險對沖功能與持續創新的產品設計,有望抓住更多成長契機。投資者在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若能合理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保險商品,將有助於穩健增值並保障財務安全。顯而易見的是,保險業不僅適應了金融市場的新需求,更透過穩健的經營策略與多樣化的產品組合,持續為投資者創造可觀的價值與保障。
資料來源:
[1] money.udn.com
[2] 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3] m.cnyes.com
[4] money.udn.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