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積金欠款通知書數量激增,積金局研推分層遞增附加費,為僱員權益築起更堅實的防線
強積金制度自推行以來,一直是香港勞動人口退休保障的重要支柱。然而,僱主未有按時為僱員供款的問題,卻如同一塊絆腳石,影響著打工仔女的退休大計。積金局作為監管機構,一直致力於追討欠款,保障僱員權益。去年發出40萬張欠款通知書的消息,無疑再次將這個問題帶到公眾眼前,同時積金局正積極研究的分層遞增拖欠附加費機制,也為解決這一難題帶來新的曙光。
追蹤欠款足跡:40萬張通知書的背後故事
積金局去年發出40萬張僱主欠款通知書,相較前年的37萬張,數量增加了6%至7%。 這個數字不僅僅是統計數據的變化,更反映了在經濟環境變動下,部分企業面臨的營運壓力,以及隨之而來的僱主拖欠供款情況的上升。積金局行政總監鄭恩賜指出,這些欠款主要涉及飲食、建造和零售業, 這些行業對經濟景氣度較為敏感,一旦市場波動,其現金流容易受到影響,進而可能出現未能準時為僱員供款的情況。
這40萬張通知書,是積金局為保障僱員權益所付出的努力的縮影。每一張通知書背後,都可能是一位或多位僱員應有的退休儲備受到影響。積金局的追討工作並非一帆風順,鄭恩賜表示,雖然局方會用盡各種方法追討,包括「追魂」電話等,但最終仍有約百分之五的個案需要訴諸法庭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進入法律程序,最終成功追回欠款的比例也約為一半。 這顯示了追討欠款過程的複雜性和挑戰性。
目前,積金局在發現僱主拖欠供款後,會發出繳款通知書,要求僱主補交欠款及相等於欠款金額5%的附加費。 這筆附加費會全數歸入受影響僱員的強積金帳戶。 然而,現實情況是,在積金局發出通知書後,只有約三成僱主能在14天的期限內全數清繳欠款和附加費。 這意味著大部分欠款個案無法在第一時間解決,需要積金局進一步跟進。
分層遞增附加費:提升阻嚇力的新策略
為了更有效地解決僱主拖欠供款的問題,積金局正積極研究引入分層遞增的拖欠附加費機制。 這項新措施的核心理念是,拖欠時間越長,附加費的比例就越高,以此增加僱主盡早繳款的動機。 積金局主席劉麥嘉軒指出,現行劃一徵收5%附加費的機制,對於拖欠時間較長的個案,其阻嚇力可能不足。 透過分層遞增,可以讓僱主更清晰地意識到拖延繳款的代價,從而更主動地履行供款責任。
鄭恩賜舉例說明分層遞增附加費的可能模式,例如拖欠一個月徵收5%附加費,超過一個月則提高至10%,具體的附加費率和時間界線仍在思量中。 這項改動需要修訂法例,待有具體建議後,將提交立法會審議,通過後再由政府落實。 這項改革的目標明確,就是希望透過經濟誘因,促使僱主縮短拖欠時間,減少對僱員強積金權益的損害。
保障僱員權益的多管齊下
除了研究分層遞增附加費外,積金局也透過多種途徑來保障僱員的強積金權益。 積金局會根據強積金受託人提交的月度供款報告來識別拖欠供款個案,這樣即使僱員自己沒有察覺或投訴,局方也能及時介入處理。 超過九成的拖欠供款個案都是由受託人報告而揭發的。
此外,隨著「積金易」平台的全面運作,積金局將能更快速、更直接地掌握僱主的供款情況。 平台自動化的行政程序,有助於減少人為錯誤和延誤,預計將積金局發出繳款通知書的時間由現時供款日後的六星期縮短至三星期。 這將大大加快處理拖欠供款個案的速度,讓受影響僱員的權益得到更及時的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積金局也備有拖欠供款「慣犯」的名冊,對於這些屢次拖欠的僱主,局方不會猶豫採取法律行動。 儘管強積金涉及個人和公司資料,積金局不能隨意轉交,但如果執法機構要求提供資料,局方一定會協助。 這顯示了積金局在執法上的決心。
挑戰與展望:為退休生活注入信心
儘管積金局在追討欠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每年成功追回上億元的欠款,並惠及數萬名僱員, 但40萬張欠款通知書的數字提醒我們,僱主拖欠供款的問題依然存在,且有上升的趨勢,特別是在經濟下行期間。 這不僅影響僱員的退休儲備,也可能動搖公眾對強積金制度的信心。
引入分層遞增附加費,是積金局在現有框架下,針對性地加強執法力度的一項重要嘗試。這項措施能否有效減少拖欠個案的發生,並促使僱主更積極地履行供款責任,將是未來觀察的重點。同時,「積金易」平台的技術賦能,也為提升追討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長遠來看,確保每一位打工仔的強積金供款準時、足額存入帳戶,需要政府、積金局、僱主、僱員以及受託人的共同努力。僱主應認識到為僱員供款是法定義務,也是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僱員也應主動關注自己的供款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向積金局求助。透過持續優化制度和加強監管,才能為廣大僱員的退休生活築起一道堅實可靠的防線,讓強積金真正成為大家安享晚年的堅實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