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嚴查公屋瞞報物業 逾二十戶面臨遷出風波

公共房屋資源的公平分配,一直是香港社會高度關注的議題。當珍貴的公屋單位未能落到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而是被一些隱瞞資產的住戶佔用,不僅是對社會公義的踐踏,更是對苦苦輪候公屋基層市民的傷害。近期,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和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先後揭發多宗公屋租戶隱瞞在內地擁有物業的個案,引發社會熱議。這不僅是數字上的增減,背後更牽涉到公屋政策的有效性、資產審查機制的漏洞,以及如何更公平地運用公共資源的深層次問題。

冰山一角:被揭發的數字與未知的暗湧

房委會與房協作為香港公共房屋的主要提供者,肩負著為基層市民解決住屋困難的重任。然而,一些不誠實的申請者或租戶,為了繼續享受公屋福利,不惜隱瞞在香港以外,特別是內地擁有的物業。根據最新的統計,2024/25年度,房委會及房協一共查獲42宗公屋租戶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 這42宗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反映出部分公屋租戶利用現有機制存在的漏洞,試圖魚目混珠。

在這42宗個案中,房委會揭發了26宗。 值得注意的是,這26宗個案的租戶,全數被發出了遷出通知書,必須交還單位。 房屋署指出,這些租戶在申請公屋時或按照富戶政策申報時,沒有如實申報在內地擁有的住宅或非住宅物業,其家庭資產淨值超逾當時的公屋申請限額。 其中,最嚴重的個案甚至涉及隱瞞擁有兩個內地住宅物業,亦有個案隱瞞擁有商鋪。 房委會的「零容忍」態度,全數收回單位,確實展現了打擊濫用公屋的決心,相信能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

房協方面,同一年度查獲了16宗租戶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 然而,與房委會不同的是,這16宗個案並非全部導致租戶遷出。房協表示,部分個案是租戶主動申報擁有內地物業,而大部分個案即使擁有物業,其資產仍未超出限制,因此毋須交回單位。 具體而言,在房協的16宗個案中,有10宗經查證後符合資產要求,毋須遷出,僅有一宗於調查期間主動交回單位。 房協的處理方式反映了其富戶政策與房委會的差異,也引發了一些討論,為何擁有內地物業,有些需要遷出,有些卻不需要?這主要取決於該物業的價值是否導致租戶的整體資產超出公屋或房協出租屋邨的資產上限。根據政策,公屋申請者和租戶在申報資產時,需要將在香港以外的土地或物業計算在內。 不同類型屋邨的資產上限亦有所不同,例如房委會公屋及房協甲類屋邨的四人家庭資產上限為310萬元,而房協乙類屋邨則為499.3萬元。

政策的劍與網:如何堵塞漏洞

這次揭發的個案,再次將公屋資產審查機制的有效性推到聚光燈下。長期以來,對於如何核實公屋申請者和租戶在香港以外的資產,一直是個難題。過去,房委會主要依賴申請者和租戶的自行申報,以及接獲的舉報進行調查。然而,這種方式存在明顯的漏洞,不誠實的申報者很容易瞞天過海。

近年來,政府及房屋署已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打擊濫用公屋。其中一個重要的進展是與內地相關部門建立溝通渠道,協助查核懷疑個案。 這次能夠揭發多宗隱瞞內地物業的個案,正是得益於房屋署去函內地不同省市及澳門的機構進行查詢。 這種跨境合作,是未來有效打擊隱瞞資產的關鍵。

此外,政府也在檢討及修訂相關法例,以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的力度。例如,修訂《房屋條例》將嚴重濫用公屋行為刑事化,提高罰則,並延長檢控時效。 這些措施旨在增加違規者的法律風險,提高阻嚇作用。

房委會也推出了「善用公屋資源獎勵計劃」,鼓勵市民實名舉報濫用公屋個案,並提供獎賞。 這種「篤灰」制度,雖然可能引發一些爭議,但確實能夠擴大監察網絡,發掘更多隱藏的濫用個案。

公平的蹺蹺板:資源分配的困境與願景

公屋資源的有限性與龐大的輪候隊伍,使得任何濫用行為都顯得格外刺眼。每一宗被濫用的公屋單位,都意味著一個真正有需要的家庭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因此,加強打擊濫用公屋,確保公共資源用於最有需要的市民,是社會的普遍期望。

房委會和房協今次的行動,雖然揭示了問題的存在,但也展現了政府解決問題的決心。未來,如何進一步完善資產審查機制,特別是加強與內地及其他地區的資訊互通,將是工作的重點。同時,提高市民的公民意識,鼓勵誠實申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公屋不僅僅是一個安身之所,它承載著社會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承諾。確保公屋資源的公平分配,是維護社會公義的重要基石。政府、房屋機構以及全體市民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讓這塊公平的蹺蹺板,平衡地傾向真正有需要的一方。

前行的路:持續的努力與社會的期許

打擊濫用公屋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持續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配合。房屋機構需要不斷檢討和完善政策,提升資產審查技術和能力。政府需要加強與其他地區的合作,打破資訊壁壘。而廣大市民,尤其是公屋的申請者和租戶,更應該以誠信為本,如實申報資產,共同維護公共資源的公平使用。

這42宗擁有內地物業的個案,是敲響的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住屋正義的道路上,仍有挑戰需要克服。但同時,房委會的果斷處理和房協的跟進調查,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只有當每一個公屋單位都能真正幫助到最有需要的家庭,香港的公共房屋政策才能 truly 實現其應有的社會價值。讓我們共同期待一個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公共房屋分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