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子朗勇闖鑽油台 驚險實景拍攝創先河

影視製作是一場光影與夢想的追逐,每一個動人心魄的畫面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艱辛與付出。當鏡頭瞄準浩瀚大海中的鑽油平台,這場追逐便升級為一場對極限的挑戰。《執法者們》劇組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視覺效果,毅然決定前往真實的鑽油平台進行實景拍攝,這不僅是一次技術與後勤的壯舉,更是香港影視史上的一次創舉,而身處其中的演員們,也經歷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考驗,特別是丁子朗,他的吊威也經歷,更是讓人捏一把冷汗。

不惜工本的壯遊:鑽油平台上的光影冒險

要將近兩百多人的攝製隊伍和龐大的拍攝器材運送到位於汪洋大海中央的鑽油平台,其難度可想而知。這不單單是租幾艘船就能解決的問題,劇組動用了飛機、直升機、大型船隻及快艇,甚至還需要利用躉船吊運發電機,確保電力供應無虞。 光是要克服運送過程中的大風大浪、潮漲潮退,就已經是一項艱鉅的任務。 每天的電力為了應付拍攝需求,晚上十一點後必須暫停充電,導致部分區域需要關燈,演員們甚至得點著蠟燭用餐,體驗了一把「浪漫」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實景拍攝的不易。 為了讓劇組人員有足夠的體力應對高強度的拍攝,邵氏更特別聘請了廚師團隊上平台,每日運送新鮮食材和食水,確保飲食的高品質,這也體現了劇組對細節的追求和對團隊的照顧。

黃宗澤作為劇組的一員,更化身「飲食組長」,親自準備了八十罐鮑魚、咖哩醬料、杯麵和越南河粉等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他形容乘坐快艇前往鑽油平台的過程就像是學生去度假營,而他也樂於照顧大家的溫飽。 鑽油平台上的風浪極大,進行打戲的演員們更是辛苦,黃宗澤表示,工作人員的辛勞更甚,因為在平台上根本無法叫外賣,他的「糧食儲備」正好解決了大家的燃眉之急。 蔡潔也分享了在平台上的溫馨時刻,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曾一起打邊爐,有黃宗澤的鮑魚加餸,讓她感覺非常幸福。 即使拍攝環境艱辛,但能夠親身參與這場獨特的拍攝經歷,對於演員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體驗,連沒有參與鑽油平台戲份的馬國明和陳豪都表示羨慕。

高空驚魂:丁子朗的威也挑戰

在鑽油平台上的拍攝充滿了挑戰,其中最驚險的莫過於丁子朗的吊威也戲份。他需要在鑽油平台外進行吊威也,面對腳下滔滔的大海,這對於任何演員來說都是一次心理和生理的巨大考驗。邵氏為此特地安排了多位專業武師帶著全套威也設備到場,確保拍攝安全。 丁子朗坦言,面對如此浩瀚且充滿未知的深海,一開始難免感到擔心和害怕。然而,在專業武師的指導和協助下,他最終克服了內心的恐懼,順利完成了這場驚險的戲份。 這場吊威也的戲碼,不僅為劇集增添了視覺衝擊力,更展現了演員為藝術奉獻的專業精神。在強勁的海風中吊威也,其難度可想而知,每一次晃動都可能讓人心生畏懼,但丁子朗的堅持與完成,無疑為劇集增添了真實感和戲劇張力。

這次在真實鑽油平台上的拍攝,花費超過六百萬元,堪稱不惜工本,也創下了香港電視劇甚至電影史的先河。 儘管過程艱辛,但黃宗澤、蔡潔、丁子朗等演員在看到最終畫面呈現出的震撼效果時,都認為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這場深海上的光影冒險,不僅是對劇組技術和應變能力的極大考驗,更是對演員們專業精神和膽識的極致展現。

遠離塵囂:鑽油平台上的特殊體驗

在遠離陸地的鑽油平台上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梁競徽分享了他對鑽油平台的感受,他認為能在這樣的地方拍戲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然而,平台上的風力強勁,他甚至會擔心自己的房間會被吹走。 儘管環境充滿挑戰,但梁競徽也被鑽油平台上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深深吸引,認為那是他人生中見過最美的景色,這段經歷也因此變得難忘。 這種遠離城市喧囂,與大海為伴的特殊生活,也為劇組成員們帶來了不同於日常的感悟和體驗。

結語:藝術的追求與幕後的英雄

《執法者們》劇組不惜工本,冒著風險前往真實鑽油平台取景拍攝,正是為了追求更真實、更震撼的視覺效果,為觀眾呈現更高品質的作品。這場在深海中的冒險,不僅是鏡頭前的精彩呈現,更是幕後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挑戰極限的真實寫照。從龐大的運輸工程,到艱苦的生活條件,再到演員們親身挑戰驚險戲份,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丁子朗的吊威也經歷,更是這場冒險中的一個縮影,展現了演員為了角色、為了藝術所付出的努力和勇氣。正是這些不為人知的幕後英雄們,用他們的專業和熱情,共同成就了這部創下先河的影視作品,讓觀眾得以透過屏幕,一窺那遙遠而神秘的鑽油平台,感受劇中人物的驚心動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