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工商舖成交量同比激增翻倍

香港工商舖市場在2025年4月展現出顯著的變化,成交量及成交金額的波動反映了市場的活躍度和投資者信心的多重層面。本文將從整體成交情況、各類工商舖的表現,以及背後的驅動因素三個角度深入剖析4月份工商舖市場按年倍增的現象,並探討這些變化對未來市場走勢可能帶來的啟示。

工商舖整體成交概況

根據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4月份全港工商舖共錄得約333宗買賣成交,較3月下降約11.4%,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升了近10%[2][5]。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成交宗數出現回落,然而總成交金額卻大幅攀升至約99.42億元,同比增長突破四倍[1][2]。這種「量價分歧」的情況顯示,交易的規模及單筆交易價值均有顯著提升,尤其是市場上的高價物業和大型項目成為主要推動力。

在各類工商舖之中,寫字樓表現尤為突出。4月份寫字樓共錄得約58宗成交,相比3月份下跌超過三成,但與去年同期相較則增長超過40%[1][5]。更重要的是,該類別的總成交金額達到了74.93億元,不僅比上月飆升3.5倍,更較去年同期翻了四番以上[1]。這表明投資者對優質辦公空間的需求依然強勁,即使整體交投量有所下降,但由於單位價格或面積的提升,使得市場資金流入量大幅增加。

不同類型工商舖表現差異

從細分市場來看,不同類型的工商舖呈現出不同的走勢:

商鋪市場則相對平穩,但略有回落。4月份的商鋪成交宗數約為63宗,比上月微增一宗,但較去年同期下降7.4%,同時受到價格調整影響,總成交金額僅為10.09億元,同比跌幅接近39%[3]。
工廈及其他工業物業方面,由於資料較為有限,但從整體趨勢來看,此類物業的交投活躍度不及寫字樓及部分零售物業。
細價物業則成為活躍度提升的主要力量。根據美聯的統計數據,500萬元以下的小型工商舖交易最為頻繁,錄得258宗註冊交易,佔整體比例非常高,從而使註冊金額達到40.7億元,比前一個月增加了30%,顯示出一種「量價齊升」的局面[4]。

由此可見,本輪市場熱潮由高端大型辦公室與中低價位的小型物業共同帶動,而傳統零售商鋪則受到租務壓力與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表現相對疲弱。

市場背景與未來展望

導致今年4月份工商舖市場劇烈波動的原因多元。一方面,本地經濟逐步復甦,加上政策扶持與利率環境維持相對穩定,有利於激發企業的擴張需求及投資意欲;另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趨於緩和,全球供應鏈結構調整也顯著改善營商信心。此外,部分大型企業為適應混合工作模式的轉變,積極尋求優質辦公空間,推動了寫字樓需求迅速增長。

不過,仍需注意部分報告指出,由於國際政治與經濟的不確定性持續存在,加上市場已有一定程度的價格調整跡象,預期下半年市場交投可能趨於謹慎甚至有所回落[3][5]。此外,高昂的房地產成本可能會限制中小企業的擴展空間,使得市場細分結構日益分化。

總體而言,2025年4月份香港工商舖市場展現出明顯的「按年倍增」特徵,不僅反映出本地經濟復蘇過程中醞釀的機遇,同時揭示出不同產業板塊在面對新常態時的適應與挑戰。在未來數季度中,如何有效平衡供求關係、妥善控制市場風險,以及緊跟政策方向,將成為推動工商舖市場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同時,投資者也應更加謹慎地評估項目的品質與長期收益,以避免短期市場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

資料來源:

[1] www.hkcd.com.hk

[2] paper.hket.com

[3] www.am730.com.hk

[4] www.hkcd.com.hk

[5] www1.hkej.com

Powered By YOHO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