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大選辯論聚焦親華立場 李在明反對介入兩岸

韓國大選首場電視辯論:「親華」言論引發爭議

在2025年韓國總統大選的首場電視辯論中,各候選人就多項議題展開激烈交鋒。其中,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因其對華外交立場,成為辯論會上的焦點。

李在明:不應過度介入兩岸問題

李在明在辯論中強調,韓國不應過度介入兩岸問題,並應妥善處理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他表示,雖然美韓同盟是韓國外交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支柱,但與中俄的關係同樣重要,不可偏廢。面對其他候選人追問是否支持韓國介入台海衝突,李在明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外交關係瞬息萬變,應根據國家利益靈活應對。

對手陣營的猛烈攻擊

李在明的對華立場引發了其他候選人的強烈質疑。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和改革新黨候選人李俊錫均對李在明的「親華」言論提出批評,認為其立場過於屈從中國。他們強調韓美同盟的重要性,並質疑李在明的外交策略可能損害韓國的國家利益。

李在明的反駁與解釋

面對「親華」的指責,李在明表示不滿,並強調不應將他標籤為「親華派」。他表示,其外交策略是基於韓國的國家利益,旨在維護韓國的自主性和靈活性。他同時指出,沒有必要急於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應在考量韓國利益的前提下進行談判。

各方觀點與分析

李在明的言論在韓國國內引發了廣泛討論。一些人認為,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複雜多變的背景下,韓國需要採取務實的外交策略,與所有主要國家保持良好關係。另一些人則擔心,過於靠近中國可能會損害韓國與美國等傳統盟友的關係,並對韓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未來走向與影響

韓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將對韓國的內外政策產生深遠影響。如果李在明當選,他可能會調整韓國的外交策略,更加注重與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可能會對東北亞地區的 Power Balance 產生影響,並對兩岸關係帶來新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