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談經濟霸凌:港將成國家對外橋樑

在全球風雲變幻的當下,經濟議題不再只是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與地緣政治、國際關係緊密相連的複雜棋局。香港,這座素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金融中心,正積極應對全球經濟格局的重塑,並尋求在其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全球繁榮峰會上的發言,明確指出了當前世界面臨的挑戰,以及香港應如何乘風破浪,鞏固其作為國家對外中介人的地位。

經濟霸凌的陰影:全球貿易的暗流

李家超在峰會歡迎晚宴上提到,過去數月,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經濟霸凌日益加劇,導致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甚至演變成全球關稅戰。 這種趨勢不僅損害了全球經濟的互聯互通,也為各經濟體帶來不確定性。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霸凌、霸道只會孤立自身。 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各經濟體都在尋找安全的途徑來促進自身發展,而香港正是在此關鍵時刻,展現其作為「海納百川的金融港口」的獨特價值。

香港的獨特定位:超級聯繫人與增值人

香港長期以來一直是連接中國內地與世界的橋樑,其「超級聯繫人」的角色深入人心。 然而,面對全球格局的變化,香港的角色也在不斷演進。李家超強調,香港不僅是「超級聯繫人」,更是「超級增值人」。 這意味著香港不僅提供簡單的通道功能,更能透過其國際認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業,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協助他們探索內地和亞洲的機遇。

強化中介角色的路徑:民間交流與制度優勢

為了強化香港作為國家對外中介人的角色,促進民間交流被視為重要途徑。 全球繁榮峰會本身就是一個匯聚國際專家、促進交流的平台,討論涵蓋貿易戰、人工智能、氣候變化等多個全球性議題。 透過這樣的交流,可以增進各方對當前複雜國際形勢的理解,並探討合作共贏的方案。

除了民間交流,香港自身的制度優勢也是其鞏固中介地位的基石。香港擁有普通法體系,其法律系統與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接軌,這保障了資訊、資本、貨物和人員的自由流通。 這種高度的國際化和法治環境,為企業和投資者提供了信心,使香港能夠在經濟不確定的情況下,繼續充當重要的金融樞紐。

面對挑戰,尋求突破

儘管香港在國家支持下擁有獨特優勢,但在「去全球化」和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香港作為中介人角色也面臨挑戰。 中美關係的緊張以及部分國家對華政策的強硬,對香港的傳統開放型經濟帶來考驗。 此外,內地經濟結構的轉型和人才培養的增長,也使得外國企業與中國市場之間的直接交流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香港的傳統中介功能。

然而,挑戰也帶來機遇。隨著國家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深化貿易合作和人文交流,香港憑藉其專業服務業,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參與者。 同時,內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建立,也為香港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使其能夠在要素流通和市場變化中找到新的平衡點。

香港的未來展望:在變局中開創新局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香港正努力在變局中開創新局。透過鞏固自身的制度優勢,積極促進國際交流,並緊密配合國家的發展戰略,香港有望繼續發揮其獨特的中介作用,甚至實現角色的升級。 從傳統的「超級聯繫人」到更具價值的「超級增值人」,香港的目標是在全球經濟重塑的過程中,不僅保持其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更能為國家和全球的繁榮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條道路充滿挑戰,但也孕育著無限可能。香港的故事,將在應對這些挑戰、抓住這些機遇的過程中,繼續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