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騰飛的國泰:數據裡的春天與貨運的策略平衡
在航空業緩步走出疫情陰霾的此刻,國泰航空的最新營運數據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四月份,國泰航空的載客量按年大幅攀升36.3%,這不僅是數字上的跳躍,更象徵著旅客信心的回歸與航空旅行需求的旺盛復甦。這背後的故事,藏著疫情以來航空業的艱辛與韌性,也預示著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數據下的曙光
國泰航空在2025年四月份共載客237.35萬人次,對比去年同期,增長率達到了令人振奮的36.3%。 可用座位公里數(ASK)亦按年增加27.1%,顯示出國泰正逐步恢復其運力。 乘客運載率也提升了4.9個百分點,達到86.4%,這是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航班的載客效率顯著提高。 這些數字共同描繪了一幅積極的畫面:旅客願意出行,並且國泰航空正有效地滿足這一需求。
今年首四個月的累計數據也同樣亮眼。國泰航空的載客量約904.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6.6%。 香港快運(Hong Kong Express),作為國泰集團的一部分,在四月份也錄得了令人矚目的表現,載客量按年增加47.4%,達到69.56萬人次,創下新高,尤其受惠於長假期效應。 可用座位公里數亦增加42%。 這些數據證明了整個集團在客運復甦上的強勁勢頭。
復活節假期是推動四月客運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4月18日的出行高峰期間,國泰航空和香港快運合計載客超過11.5萬人次,再次創下疫後單日新高紀錄。 這顯示出節假日對航空旅行的刺激作用,也考驗著航空公司的運力調配和服務應對能力。國泰航空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表示,公司在四月份新增了五個客運航點,並計劃在短期內陸續推出更多新航點,目標是上半年實現100個客運航點。 航點的增加直接擴大了市場覆蓋範圍,為客運量的增長提供了基礎。
貨運市場的波動與策略
與客運市場的強勁復甦相比,貨運市場則呈現出更為複雜的局面。四月份,國泰航空的載貨量約13.34萬公噸,按年增加13.6%。 可用貨物噸公里數(AFTK)按年增加8.9%。 然而,貨物運載率卻下跌了1.1個百分點,至58.3%。 雖然載貨量有所增長,但運載率的下降表明可用貨運空間的增長快於實際貨量的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四月份的載貨量對比三月份出現了超過10%的跌幅。 這一下滑主要歸因於三月是季末的貨運高峰,以及四月份多地的假期影響。 貨運市場往往受到季節性波動、全球經濟狀況、供應鏈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國泰航空顧客及商務總裁劉凱詩提到,五月上半月,儘管香港及內地出口貨量有所減少,但來自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替代貨運量保持平穩。
面對貨運市場的波動,國泰航空強調將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並靈活調配貨機運力。 劉凱詩指出,中美雙方就關稅事宜的最新公告為短期內的市場帶來了一些穩定因素。 這表明國泰航空對外部環境的變化保持高度關注,並準備根據市場需求變化調整其貨運策略。靈活調配運力是應對不確定性的關鍵,這包括根據不同航線的需求調整航班頻次、機型,甚至考慮客機腹艙載貨的可能性,以最大化資源利用效率。
復甦之路上的挑戰與展望
國泰航空四月份載客量的顯著增長,無疑是其復甦之路上的重要里程碑。然而,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全球經濟前景、地緣政治風險、燃油價格波動以及行業內的激烈競爭,都是需要持續關注的因素。
儘管如此,國泰航空展現出的數據增長和積極的市場策略,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持續擴展航點網絡、提升服務品質、優化乘客體驗,以及在貨運業務上保持靈活應變,都將是國泰航空鞏固其市場地位、抓住疫後旅遊復甦機遇的重要舉措。
總體而言,國泰航空四月份的營運數據提供了一個積極的信號,表明航空客運需求正在強勁回升。同時,公司對貨運市場的謹慎評估和靈活策略,也顯示出其在複雜市場環境下的應變能力。未來的發展仍需觀察,但數據已經為國泰航空的復甦之路描繪了令人期待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