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哥澄清:沒帶智障女借錢,拒絕被誤解

迷霧中的指控

社會新聞的角落,時常隱藏著令人揪心的故事。《東張西望》日前報道的一宗個案,便是一團包裹著複雜情感與金錢糾葛的迷霧。故事圍繞著一位智力有障礙的女子阿蘭、她的姐姐阿青,以及一位被指控的前上司「水哥」展開。最初的畫面,是阿青聲淚俱下地控訴,指稱「水哥」利用妹妹阿蘭的單純,將她帶往財務公司借下鉅款,甚至協助她辦理破產手續,藉此侵吞款項。這番指控如同一記重錘,敲打著大眾對弱勢社群保護的關注神經,迅速引發熱議。然而,隨著事件的深入調查和當事人的現身,這團迷霧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淚水背後的控訴

根據阿青的說法,妹妹阿蘭雖然已經成年,但因先天智力障礙,對許多社會事務缺乏基本的理解和判斷能力。她在梅窩從事簡單的清潔工作,生活本來相對平穩。直到有一天,阿青無意中發現妹妹持有一個屬於破產管理署的信封,才揭開了妹妹身上背負的沉重債務。據查,阿蘭在2017年被人帶去財務公司借款高達十萬餘元,這筆錢在其後被迅速轉走,而阿蘭本人在隔年(2018年)就被協助申請了破產。更令人震驚的是,阿青聲稱「水哥」在借款及破產後,還持續向阿蘭索取金錢,妹妹每個月出糧後,都要到公園交出五千元給他,理由是「攞嚟買嘢」。為了確保能持續拿到這筆錢,「水哥」甚至帶阿蘭去申請信用卡進行套現。 阿青對此感到極度憤怒和不解,認為「水哥」的行為無疑是利用妹妹的弱勢進行剝削,直斥其「好無良」,明明妹妹是受社會保護的人,不幫忙就算了,還要加害於她。

「水哥」的堅白:無懼鏡頭下的真面目

面對《東張西望》的追訪和阿青的嚴厲指控,「水哥」堅稱自己是清白的。 他接受訪問時表現得相當激動,表示自己感到非常屈辱,這輩子從未試過被人這樣冤枉,甚至因此鬧上了電視台。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他向節目組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要求:「你唔好同我打格仔,我係完面咁見人,唔需要打格仔,因為我係冇做過呢樣嘢!」 這種「無懼露臉」的態度,在充斥著各類社會新聞的報道中顯得格外特別,彷彿是一種公開的宣示,表明自己光明磊落,沒有任何需要隱藏或逃避的地方。

「水哥」在辯解中提出了幾點關鍵的反駁。首先,他否認曾帶阿蘭去借「財仔」,反而聲稱阿蘭最後還欠他七百元沒有歸還。 其次,他強調自己是一名公務員,2017年時距離退休還有三年。 對於一個即將安享晚年、領取退休金和長糧的人來說,為了區區十萬多元去冒犯官非的風險,導致所有退休保障化為烏有,這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 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去進行這種違法亂紀的行為。

針鋒相對:羅生門的開端

為了釐清真相,《東張西望》安排了「水哥」與阿青進行了一次當面對質。在鏡頭下,雙方各執一詞,氣氛劍拔弩張。阿青質問「水哥」,妹妹阿蘭借來的錢去了哪裡,為何支票是存入他的戶口,並堅稱是他拿走了錢。 「水哥」則反駁,讓阿青去問妹妹具體是哪個月份,並強調如果真的有那筆十萬零四千元入賬,銀行會有紀錄,如果屬實,他願意接受全港七百萬市民的懲罰。 阿青則認為「水哥」是將所有證據都消滅了才敢如此行事。 雙方爭論不休,陷入了僵局。

峰迴路轉:妹妹的意外證詞

就在雙方爭持不下之際,事件迎來了最戲劇性的轉折。《東張西望》主持建議「水哥」當場致電阿蘭,直接詢問她。 這個電話成為了揭開部分真相的關鍵。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阿蘭在電話中的說法,竟然與姐姐阿青的指控大相徑庭。她不僅聲稱記不起是誰帶她去借錢,更出人意料地直指是姐姐阿青教她誣陷「水哥」! 「我已經話咗俾家姐聽!唔係你(水哥)。」阿蘭在電話中的這句話,徹底顛覆了此前的敘事。

妹妹的證詞一出,現場所有人都感到震驚。阿青當即否認妹妹的說法,堅稱自己沒有教妹妹說謊。然而,這個突如其來的「反轉」,讓事件的真相瞬間變得更加複雜和撲朔迷離。究竟是「水哥」真的無辜,是阿青為了某種原因而誣陷他?還是阿蘭因為智力障礙,記憶混亂或容易受人影響,導致證詞反复不定?又或者,事件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隱情和未被揭露的人物?

抽絲剝繭:誰是幕後黑手?

妹妹阿蘭在電話中的證詞,無疑對「水哥」極為有利,也讓公眾開始重新審視整起事件。為了進一步查證,《東張西望》節目組還對破產文件上的字跡進行了比對。據報道,文件上除了阿蘭的字跡外,還有另一人的字跡,可能是騙徒或破產管理署職員所寫。節目組請「水哥」即場書寫一些字,結果發現他的字跡與文件上的另一個字跡完全不符,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水哥」並非直接參與辦理破產手續的說法。

雖然妹妹的證詞和字跡比對似乎傾向於「水哥」的清白,但整件事依然疑點重重。如果不是「水哥」,那又是誰帶阿蘭去借錢和申請破產?為何妹妹會聲稱是姐姐教她誣陷「水哥」?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更複雜的真相,可能涉及其他人物或更複雜的利益糾葛。無論是阿青還是「水哥」,在節目報道結束時都表示對事件未能釋懷,並誓言要繼續追查,找出幕後的真兇。 這份追查真相的決心,也讓這宗事件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網絡上對此事的討論也呈現兩極分化。最初對「水哥」口誅筆伐的聲音,在妹妹的證詞出現後有所減弱,不少網民轉而對「水哥」表示同情和支持,認為他敢於露臉是「真男人」,即使被冤枉依然願意協助尋找真兇,展現了「以德報怨」的態度。 然而,也有部分網民對阿蘭證詞的真實性表示懷疑,認為她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未完的結局:尋找真相的道路

這宗由《東張西望》揭露的「水哥」與智障女借貸風波,如同一部情節跌宕起伏的社會劇。它不僅展現了智力障礙人士在社會中可能面臨的脆弱性和被利用的風險,也暴露了在缺乏確鑿證據下,個人聲譽可能遭受的損害。最初的指控令人憤慨,而隨後的反轉又讓人驚愕,引發了對證詞可信度和事件真相的深度思考。

「水哥」堅持不打格仔的選擇,既是他對自身清白的強烈表達,也讓他在公眾視野下承擔了巨大的壓力。這份坦蕩的姿態,為他贏得了部分輿論的支持,但也將他更深地捲入了這場風波。

截至目前的報道,事件的真相依然籠罩在迷霧之中。妹妹阿蘭的真實意願、她為何會說出與姐姐相反的話、以及究竟是誰帶她走上了借貸和破產的道路,這些核心問題仍未得到解答。這起事件提醒我們,在面對涉及弱勢群體的複雜指控時,需要保持理性和審慎,不輕易下結論。同時,它也凸顯了社會對智力障礙人士的保護機制仍需加強,確保他們不會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的對象。

尋找真相的道路或許漫長而艱辛,但為了保護無辜者、懲罰施暴者,這條路必須走下去。這宗事件的最終結局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它也留下了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在人性的複雜與利益的糾葛面前,所謂的真相,究竟是我們看到的樣子,還是被某些因素刻意塑造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