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下的危機:安達臣道首置盤的建築風波
一宗牽涉到「港人首置盤」的貪污造假案,揭開了建築工地最不願見人的一面。在觀塘安達臣道這個被寄予厚望的住宅項目,本應是無數家庭安居樂業的起點,如今卻因鋼筋工程的問題蒙上陰影。這不僅是一宗單純的行賄案,更是對建築品質、監管機制以及社會誠信的嚴峻拷問。當鋼筋被戲稱為「疏咗、少咗、幼咗、冇咗、冇扣到」,我們必須深入探究,這背後的黑幕究竟是甚麼?
是誰動了鋼筋?貪婪的黑手
廉政公署近期採取的「戰鼓」行動,就像一聲驚雷,震醒了沉寂的建築地盤。這次行動拘捕了10名男子,包括總承辦商員工、分判商東主及員工,以及工程顧問公司的駐地盤監督。 他們涉嫌以各種「甜頭」行賄工程監督人員,以換取對鋼筋工程的寬鬆監管。 這些「甜頭」小至數千元的利市,大至數萬元的高級餐飲和夜總會消遣。 背後的動機,簡而言之,就是為了「減少成本以賺取更多」。 分判商為了提高利潤,不惜違反圖則施工,要求前線工人減少鋼筋使用量。
這宗案件的可怕之處在於,它並非個別樑柱的問題,而是涉及整個項目全部六座大廈的鋼筋配置。 鋼筋出現了「幼咗、少咗、疏咗、無咗」,甚至有移位的情況,移位幅度高達530毫米。 鋼筋作為混凝土結構的骨架,其數量、粗細、間距及連接方式都嚴格按照工程圖則設計,以確保樓宇的承重能力和結構安全。一旦鋼筋配置偏離圖則,輕則影響局部結構的承載力,重則危及整棟建築物的安全。
屋宇署的回應與結構安全之辯
面對如此嚴重的問題,屋宇署的回應是,經過視察及評估後,認為有關大樓的主力鋼筋平均缺少了10%以下,暫無影響整體樓宇結構,無安全問題。 同時,屋宇署已要求承建商進行結構構件加固,並重新配置石屎等補救措施。 屋宇署也強調,這是一宗「罕有及個別事件」,現行監管制度嚴謹,並表示未來將加強地盤落石屎前鋼筋的抽樣檢查比例,從現時的12%提升至25%。
然而,這個「暫無影響整體樓宇結構,無安全問題」的說法,能否完全打消公眾疑慮?鋼筋是樓宇安全的基石,即使是局部或平均的減少,長期累積的影響是否能百分之百確保無虞?結構工程師指出,本港樓宇多採用高強度鋼筋,雖然單純缺少數條鋼筋可能不會有即時風險,但若沒有圖則對比,難以評估實際影響。 他們也推測,鋼筋問題可能是鋼筋送貨數量不足,或是工人失誤加上地盤檢查工程師疏忽所致。 無論是哪種原因,都指向了監管和執行的漏洞。
監管的缺口:信任的裂痕
這次事件暴露了建築地盤監管機制中可能存在的缺口。雖然有註冊結構工程師和駐地盤監督負責把關,但貪污賄賂卻能讓這些防線失效。 分判商的貪婪,加上部分監督人員的失職,最終導致了質量問題的發生。這不禁讓人思考,現行的監管流程是否足夠嚴密?除了事後的抽樣檢查,是否需要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實時監控和交叉驗證?
屋宇署表示將加強抽樣檢查比例,這無疑是亡羊補牢的措施。 然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負責監管的人員能夠堅守職責,不為利益所誘。這不僅需要更嚴格的內部監管和懲處機制,也需要整個行業提升誠信意識。
「首置盤」的意義與公眾的期望
安達臣道項目包含了約1000個「港人首置盤」單位,旨在協助合資格的本地居民首次置業。 這類項目帶有社會意義,承載著許多家庭安居樂業的夢想。然而,如今爆出的鋼筋問題和行賄醜聞,無疑是對這些夢想的沉重打擊。
對於準業主而言,最大的擔憂莫過於樓宇的結構安全和未來價值。儘管屋宇署表示結構安全暫無問題並會進行加固,但這種信心能否完全恢復?這宗案件也可能影響項目的銷售和落成進度。長實此前已兩度申請預售樓花同意書被拒,原因與地契條款要求未能符合有關。 鋼筋問題的後續處理,無疑會對項目的交付時間造成影響。
前車可鑑,警鐘長鳴
這次安達臣道首置盤的事件並非孤例。近年來,香港不時有揭發建築工程質量問題的案例,從沙中線的鋼筋風波,到其他項目的結構缺陷,每一次都敲響了警鐘。這些事件一再提醒我們,建築質量關係到公共安全和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絕不能掉以輕心。
政府、發展商、承建商、監管機構以及每一個從事建築行業的人員,都應該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教訓。必須加強行業的自律和監管,提高透明度,嚴懲貪污和偷工減料的行為。同時,公眾也應提高對建築質量的關注,發揮監督作用。
重塑信心,邁向未來
安達臣道首置盤的鋼筋問題和行賄案,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建築行業可能存在的陰暗面。要重塑公眾對建築質量的信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屋宇署加強抽樣檢查是第一步,但更核心的是建立一個從設計、採購、施工到監管全流程的嚴密體系,並且這個體系必須是反貪污、反造假的。
對於涉事項目,長實作為發展商,應積極配合屋宇署的要求,徹底調查問題原因,並進行有效的加固和修補工作。同時,也應向準業主提供清晰透明的資訊,解答他們的疑慮。
這宗案件的司法程序也值得關注,期望能將涉事的違法者繩之以法,發揮警示作用。只有當違法成本遠高於違法收益時,才能有效遏制類似行為的發生。
安達臣道首置盤的事件,是香港建築行業的一次嚴峻考驗。如何將危機轉化為提升行業質素的契機,將是擺在所有相關方M面前的重要課題。確保每一棟建築都堅固可靠,讓市民住得安心,這才是對「港人首置盤」最負責任的詮釋,也是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都會信譽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