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臣道首置盤,這個承載著不少港人置業安居夢想的項目,近日捲入了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廉政公署的介入調查,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陣陣漣漪,讓公眾的目光再次聚焦於此。長實作為項目的發展商,迅速作出回應,表示支持廉署的行動,同時透露正與屋宇署商討後續處理事宜。這簡短的回應,背後牽動的是複雜的工程問題、法律責任,以及廣大準業主焦慮不安的心情。這宗案件不僅關乎一個住宅項目能否順利落成,更觸及了香港建造業的誠信基石,以及市民對房屋品質和監管機制的信任。
迷霧中的願景:安達臣道首置盤的初心與現實
安達臣道石礦場舊址的發展計劃,是政府增加房屋供應、回應市民住屋需求的重要一環。其中的「港人首次置業」項目,更是為收入介乎居屋及私樓申請資格之間、難以負擔高昂私樓價格的夾心階層,提供一個寶貴的置業機會。根據規劃,這個由長實發展的項目將興建六座住宅大樓,提供多達2926個單位,其中約1000個單位將撥作「首置盤」出售,預計在2026年落成推售。 這個項目被視為市建局以外,首個由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的首置項目,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然而,理想的願景在建造過程中遭遇了現實的挑戰。早前已有傳媒報道,該地盤的部分樓宇出現鋼筋配置與批准圖則不一致的情況,甚至有橫樑被發現缺少鋼筋,導致地盤一度停工。 儘管屋宇署曾表示,經初步視察及評估後,認為整體建築物沒有明顯危險,但已要求承建商提交詳細調查及糾正工程報告。 這起工程問題,已然讓準業主們心生忐忑。
廉署亮劍:貪污腐敗的陰影
鋼筋問題的餘波未平,廉政公署的介入更是將事件推向新的層面。廉署早前採取執法行動,偵破一宗涉及住宅發展項目建築地盤的貪污造假案,並拘捕了10名涉案男子。 據悉,涉事的正是長實的安達臣道首置盤地盤。 廉署指出,有地盤分判商為了提高利潤,涉嫌以提供款待和金錢等方式,賄賂工程監督人員,換取對鋼筋工程的寬鬆監管。 這種貪污行為,直接影響了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是對建築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公然挑戰。
廉署的行動,彰顯了香港維護廉潔營商環境的決心。對於長實而言,作為項目的發展商,即使貪污行為發生在分判商層面,也難免會受到公眾的質疑,以及需要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支持廉署行動的表態,是維護自身聲譽、展現企業責任的必要舉措。
長實的回應與後續處理的懸念
面對突如其來的廉署調查和早已浮現的工程問題,長實迅速作出了官方回應。除了強調支持廉政公署的行動外,長實還表示,集團已初步完成檢視項目工程,並正與屋宇署商討適當的後續處理。
「初步完成檢視」意味著發展商已經對地盤的工程狀況進行了內部評估,可能涉及受影響的範圍、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潛在的修復方案。而「與屋宇署商討適當後續處理」,則表明事情的發展已進入一個關鍵階段,需要與監管部門協調,共同決定如何解決工程問題,並確保樓宇符合安全標準。
這裡的「後續處理」可能包括多個層面。首先,針對廉署調查揭示的貪污問題,長實作為總承建商,可能需要檢視其供應商和分判商的管理及監管機制,加強內部控制,以防範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其次,針對屋宇署發現的鋼筋不符圖則問題,商討的內容必然涉及如何進行糾正。這可能包括拆卸部分不合規的結構、重新進行鋼筋綁紮和混凝土澆築,甚至可能需要進行額外的加固工程。 屋宇署已要求承建商提交報告及建議,並表明只有在報告和建議獲署方滿意後,地盤才能復工。 長實與屋宇署的商討,正是在協商這些技術細節和修復方案。
商討的結果,將直接影響項目的完工時間和最終品質。儘管屋宇署曾表示缺少的鋼筋數量少於一成,並未有影響結構安全,但這並不代表無需進行任何補救措施。 任何偏離圖則的施工都違反了建築標準,必須得到妥善處理。商討的過程,也是長實向屋宇署提交方案、解釋原因,並爭取獲批復工的過程。
屋宇署的監管之責與挑戰
屋宇署在建築項目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監管角色。他們負責審批建築圖則、巡查地盤、監管工程進度及質量,確保樓宇符合《建築物條例》及相關附屬規例的要求。在安達臣道首置盤這個案例中,屋宇署早已收到舉報並派員巡查,及時發現了鋼筋配置問題,並勒令地盤停工。
屋宇署的角色並非僅僅是「捉錯處」,更重要的是確保建築物的結構安全。他們需要審核承建商提交的調查報告和糾正方案,評估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同時,他們也需要考慮如何加強日後的監管,例如增加對鋼筋工程的抽樣檢查比例,確保施工質素。 這次事件對屋宇署而言,無疑也是一個警示,需要檢討現行的監管流程是否存在漏洞,以及如何更有效地打擊地盤貪污及違規行為。
然而,屋宇署也面臨挑戰。建築工程複雜,地盤數量眾多,監管資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有效地監管每一個建築項目,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是一個長期存在的課題。這次安達臣道首置盤的事件,可能會促使屋宇署進一步收緊對鋼筋等關鍵結構部分的監管要求。
事件的連鎖效應:對置業人士與市場的影響
安達臣道首置盤的風波,最直接的受影響者無疑是那些一心期望在此安居樂業的準業主。工程問題和廉署調查,無可避免地會讓他們對項目的最終品質和能否如期落成感到憂慮。儘管屋宇署表示結構安全暫無問題,但「鋼筋縮水」和「貪污造假」的標籤,已可能動搖他們對這個項目的信心。 事件可能會導致項目推售時間延遲,甚至影響銷售策略和潛在買家的購買意願。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這宗事件也可能對香港的房地產市場和建造業產生影響。對於其他正在進行或即將展開的發展項目,尤其是涉及公私營合作或資助房屋的項目,公眾的關注度可能會提高,對工程質量和監管的要求也可能更加嚴格。 這可能會促使發展商和承建商加強內部監管,提升工程透明度。
同時,這宗貪污案也再次提醒業界,廉潔和誠信是建築行業的生命線。任何為了牟取不正當利益而犧牲工程質量的行為,最終都將損害整個行業的聲譽,甚至危及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前瞻與反思:重塑信任的基石
安達臣道首置盤的事件,是香港房屋發展進程中的一個值得深思的案例。它暴露了大型建築項目在分判制度下可能存在的監管盲點,以及貪污腐敗對工程質量的潛在威脅。長實支持廉署行動並與屋宇署商討後續處理的表態,是應對危機的第一步,但要徹底解決問題,重建公眾信心,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未來,相關部門需要從這宗事件中吸取教訓,檢討並完善現行的建築監管制度,特別是加強對分判商的監管。發展商也應承擔更大的責任,確保其供應鏈的合規性和誠信度。對於準業主而言,他們需要獲得及時、透明的資訊,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和補救措施的具體細節。
安達臣道首置盤項目能否撥開迷霧,重回正軌,不僅關係到數千戶家庭的安居夢想,更關乎香港建造業的信譽和整體房屋政策的公信力。這宗案件的處理結果,將為香港未來的房屋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和借示。唯有堅守誠信、加強監管、確保品質,才能真正為市民建造安心可靠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