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議員對三大飯店集團使用「中國台灣」表述表達關切
事件概述
2025年5月21日,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萊克本(Marsha Blackburn)與眾議員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聯名致函希爾頓、萬豪及凱悅等三大國際飯店集團的執行長,信中表達對這些集團在其官方網站及文宣中使用「中國台灣」(Taiwan, China)一詞的嚴重關切。議員們隨信附上飯店網頁截圖,強調此舉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僅與美國政府的長期政策相悖,也對台灣的利益構成損害。
議員質疑與要求
議員們在信中質疑這些飯店集團使用「中國台灣」的決定是否受到中國政府或相關實體的指示、要求或建議。他們同時要求飯店集團回覆多項關鍵問題,包括:
- 從何時開始使用「中國台灣」來稱呼台灣?
- 是否收到美國農業部、商務部和國務院於2024年10月發布的聯名信函,該信函敦促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全球500大企業僅使用「台灣」一詞?
- 是否計畫根據該信函的指引調整相關政策?
- 未來是否承諾在所有美國及台灣營運的網站上,將台灣正確標示為「台灣」?
議員們敦促這些飯店集團正視此問題,並確保其在美國和台灣營運網站上使用的措辭能夠準確反映美國的長期政策。
美國政府的立場
議員們在信中強調,使用「中國台灣」一詞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美國政府的官方立場明顯不同。他們指出,台灣是一個蓬勃發展的民主政體,也是美國重要的貿易夥伴。
此外,信中還提及美國農業部、商務部和國務院於2024年10月發布的聯名信函,該信函敦促美國《財星》雜誌全球500大企業僅使用「台灣」這一名稱,以符合歷屆共和黨和民主黨政府的一貫對台政策。
歷史背景與後續效應
早在2018年1月,萬豪酒店就曾因將台灣、香港、澳門和西藏列為「國家」而引起中國官方不滿,並責令其關閉中文網站和App一周。此後,許多外國企業在稱謂上將台灣改為「中國台灣」,以避免觸怒中國。
此次美國共和黨議員致函三大飯店集團,再次突顯了企業在台灣稱謂問題上面臨的壓力。議員們希望通過此次行動,促使這些企業重新評估其用詞,並確保其政策符合美國的對台政策。
呼籲與期許
議員們在信中呼籲希爾頓、萬豪及凱悅等飯店集團檢視其做法,並確保其在美國和台灣營運網站上使用的措辭能夠準確反映美國的長期政策。他們強調,企業若能使用正確用詞,將有助於避免混淆視聽,並展現對於民主及主權的尊重。
總結
美國共和黨議員致函萬豪、希爾頓及凱悅等三大飯店集團,要求停止使用「中國台灣」一詞,反映了美國對台灣地位的關切,並敦促企業遵守美國的對台政策。此舉再次引發了對企業在政治敏感議題上如何表述的關注,並可能促使更多企業重新評估其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