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擬對中電池材料開徵721%反補貼稅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國電池材料補貼的初步裁定

事件概述

美國商務部於2025年5月20日初步認定,從中國進口的關鍵電池零件,特別是電動車電池的活性陽極材料(如石墨與矽),接受了不公平的政府補貼。因此,美國商務部決定對這些中國電池材料徵收反補貼稅。

裁定依據與影響

美國商務部的裁定指出,中國製造商獲得的補貼高達721%,這被認為是透過壓低出口價格來損害美國本土產業。美國石墨商Capstone的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天然石墨有59%依賴中國,而人造石墨的依賴程度更高達68%。這項裁定是美國針對中國電池供應鏈啟動貿易調查的重要一步。

調查背景

這次反補貼調查由美國石墨業者發起,他們要求當局調查中國是否透過政府補貼和低價傾銷來破壞公平市場。美國商務部的初步裁定是整體貿易調查的一部分,針對中國價格傾銷行為的獨立調查也在同步進行中。預計相關貿易案件將在今年稍晚做出最終裁決。

可能的後果

儘管美國國會正在推動一系列稅改法案,擬取消對電動車的消費者抵免優惠,但對進口材料課稅可能會推升美國本土製造商的成本。此外,大幅提高關稅可能會提高美國產電動車的成本,進一步影響電動車的市場銷售。

各方反應

美國商務部的調查發現,部分中國生產商和出口商享受的補貼甚至高達721%。其中,Shanghai Shaosheng Knitted Sweat的補貼率為721%,湖州凱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補貼率為712%,包括松下中國在內的其他公司補貼率為6.55%。目前,湖州凱金和松下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美國對中國石墨的依賴

中國生產全球大部分的石墨,美國電池製造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這種材料。彭博社新能源財經的分析顯示,美國約56%的能源轉型相關石墨需求由中國進口滿足。

與其他貿易政策的關聯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與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對全球貿易夥伴擬定的新一輪關稅政策並無直接關聯,川普的整體貿易計劃鎖定半導體、藥品等其他戰略性產業。

未來展望

美國商務部的初步裁定,可能導致美國對中國電池材料徵收反補貼稅,這不僅會影響中美貿易關係,還可能對全球電動車產業鏈產生深遠影響。未來的最終裁決以及相關政策調整,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