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水餃皇后》在中國大陸的上映情況和票房表現,確實引發了廣泛討論。該片改編自香港「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的真實故事,由劉偉強執導,馬麗領銜主演,並有惠英紅、朱亞文等演員參與。電影於2025年4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並於5月1日在香港及澳門上映,恰逢中國大陸的五一黃金周檔期(5月1日至5日)。
五一檔通常是中國大陸電影市場的重要檔期之一,具備較高的票房產出潛力。然而,2025年的五一檔整體表現卻顯得低迷。據多方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檔期(5月1日至5月5日)總票房約為人民幣7.44億元至7.47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5.27億元相比,下降了超過50%,甚至不及2019年疫情前四天假期的票房成績,被認為是近五年來最低的五一檔票房。
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但整體市場不景氣的檔期,《水餃皇后》憑藉其較高的排片率和相對穩定的表現,成功脫穎而出,成為五一檔的票房冠軍。 截至5月5日,上映6天后,該片累計票房約為人民幣2.18億元。 根據上映兩周後的數據,其總票房達到3.54億元。 在後續的報導中,電影上映至5月9日,累計票房達到2.47億元。 而文章標題提及的「上映三周遠低預期,內地斬獲3.6億」,顯示在上映約三周後,《水餃皇后》的總票房達到了3.6億元人民幣左右。
「上映三周遠低預期」的分析,主要基於業界對這部電影的最初期待。考慮到該片是根據知名人物的勵志故事改編,並且由知名導演和演員陣容合作,以及五一檔的市場潛力,許多人對其票房有較高的預期,甚至有導演曾表示自己的電影「通常票房都能突破十億大關」。 然而,最終3.6億元的票房成績,與此前的「十億」級別預期存在較大差距,因此被認為「遠低預期」。 即使對比去年五一檔的多部影片票房過億甚至破兩億、四億的情況,今年五一檔的冠軍《水餃皇后》的票房成績也顯得相對遜色。
儘管如此,《水餃皇后》在五一檔期中仍然取得了相對最好的成績,成為該檔期內唯一一部表現較為突出的國產影片。在其他同期上映的新片普遍票房低迷、甚至有影片臨時撤檔的情況下,《水餃皇后》能夠斬獲3.6億的票房,使其成為這個不景氣檔期中「唯一回本作」(意指在低迷市場中取得相對成功的影片)。 同期競爭的影片中,除了重映的經典動畫《幽靈公主》表現尚可外,其他新片的票房表現普遍不佳。 《水餃皇后》的票房成績雖然未達高預期,但在整體市場下行的環境中,能夠達到3.6億元,已經是相對而言的「回本」甚至微利之作,尤其是在這個被形容為「菜雞互啄」的五一檔期。
總的來說,《水餃皇后》的票房表現是一個複雜的情況。從絕對值來看,3.6億元是一個不低的數字,但在對比影片的製作成本(預算為8000萬人民幣)和市場對其主演及導演的期望,以及去年同期優秀影片的票房成績時,這個數字確實顯得「遠低預期」。然而,在2025年五一檔整體票房大跌超過五成的背景下,作為檔期票房冠軍,並取得3.6億元的成績,使其成為這個低迷市場中少數能夠「回本」或取得相對成功的影片,進而被稱為「唯一回本作」。
這部電影的評價也呈現兩極分化。儘管在票房上取得了檔期冠軍,但其在豆瓣等平台的評分並不算高,約在6.6至6.7分左右。 許多影評指出影片在敘事、人物塑造、情感表達等方面存在不足,認為其「商業片的身子,主旋律的病」,未能充分展現傳記人物的深度和時代背景的複雜性。 這也可能是在高預期下,實際票房未能達到頂峰的原因之一。觀眾對於影片內容和藝術性的評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後續的票房走勢。
意料之外的黃金周
2025年的五一檔期,本應是電影市場迎來小高峰的絕佳時機。然而,現實卻潑了一盆冷水。與去年的熱鬧非凡相比,今年的五一檔顯得格外冷清,總票房直接「腰斬」,跌幅超過五成,創下近五年來的最低點。 在一片哀鴻遍野之中,講述灣仔碼頭創始人傳奇故事的電影《水餃皇后》雖然表現未達最初的高期待,卻意外地成為了這個低迷檔期的「倖存者」,甚至是唯一的亮點。
高開低走的票房曲線
《水餃皇后》在五一檔期開始時,憑藉其題材和主演陣容獲得了較高的排片,並一度領跑票房榜。 然而,隨著檔期推進,觀眾的口碑發酵以及市場整體環境的影響,影片的票房增長未能維持強勁勢頭。儘管最終斬獲了3.6億元人民幣的總票房,這個數字與一些人最初預期的「十億」級別相去甚遠。 這也解釋了為何影片在上映三周後,儘管票房數億,卻被認為「遠低預期」。
唯一的「回本作」是如何煉成的?
在五一檔整體市場疲軟的大背景下,《水餃皇后》能夠取得3.6億元的票房,實屬不易。這其中有幾個關鍵因素。首先,影片作為檔期內為數不多的國產新片,且聚焦勵志創業題材,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市場空白。其次,影片改編自知名人物的真實故事,具備一定的群眾基礎和話題性。此外,影片的主要演員,尤其是領銜主演馬麗,具備一定的市場號召力。 最重要的是,在同期競爭影片普遍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水餃皇后》相對穩定的發揮,使其成為了這個「菜雞互啄」檔期中的贏家,成為唯一一部票房表現相對較好、能夠被稱為「回本作」的電影。
票房之外的口碑考驗
然而,票房數字並非衡量一部電影成功的唯一標準。《水餃皇后》在取得檔期票房冠軍的同時,其口碑卻未能達到普遍讚譽。影片在豆瓣等平台的評分僅在及格線徘徊,許多觀眾和影評人指出影片在敘事結構、人物深度、情感刻畫等方面存在不足,認為其未能充分挖掘傳記故事的潛力,部分情節處理過於套路化。 這種口碑上的爭議,或許也是其票房未能達到更高點的重要原因。畢竟,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觀眾的真實評價對電影的長線票房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疲軟市場下的警示
《水餃皇后》在五一檔的表現,不僅是這部電影自身的成績單,更是當下中國電影市場面臨挑戰的一個縮影。五一檔總票房的大幅下滑,暴露出在缺乏真正具有號召力和高品質影片的情況下,即使是傳統的熱門檔期也難以激發觀眾的觀影熱情。觀眾對於電影內容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盲目為檔期或明星買單。未來的電影市場,需要更多在內容上精耕細作、能夠真正打動人心的作品,才能贏回觀眾的信任和熱情。而對於《水餃皇后》而言,如何在票房之外贏得更多口碑,或許是其後續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