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車客一週議價成功 645萬摘映灣園高層3房

樓市風高浪急,尋覓安樂窩的路上充滿變數,尤其對於初次置業的「上車客」而言,每一次出擊都彷彿是場與市場的博弈。然而,就在這片看似難以捉摸的浪潮中,一宗成交個案卻如同一線曙光,不僅圓了上車夢,更寫下了「中層價買高層」的市場佳話,主角正是位於東涌的映灣園一個高層三房單位。這宗交易不僅是一個數字的變動,更折射出當前樓市的一些微妙訊號,值得我們深入剖析。

夢想的高度,現實的價格:奇蹟成交的誕生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尋覓安樂窩已久的上車客。他們將目光鎖定在東涌的映灣園,這個以其規模、環境及相對可負負擔樓價而受到歡迎的屋苑。經過長達一年的物色,終於鎖定一個目標。值得一提的是,買家早前曾出價洽購同一座向、同室的中層單位,開價是640萬元,可惜最終未能成功,單位被另一組買家以多5萬元搶走。

就在失落之際,機會悄然出現。同座一個高了二十多層的高層單位進入了他們的視野。 根據市場一般的認知,樓層越高,景觀越好,價格通常也越高昂。然而,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這位上車客決定大膽一試,竟然以與早前洽購中層單位相近的價格——645萬元,提出要約。 令人驚喜的是,經過僅僅一星期的議價,業主最終軟化,答應了這筆交易。 一個原本叫價688萬元的高層三房單位,最終以645萬元易手,實用面積648方呎,折合實用呎價約9,954元。 這無疑是一宗令人稱羨的「筍價」成交,實現了以中層價格入主高層單位的願望。

為何能「中層價買高層」?市場的供需角力

這宗交易之所以引人注目,關鍵在於突破了傳統的樓層與價格法則。高層單位通常因其開揚景觀、較少噪音和更好的採光而享有溢價,其價格往往高於同座向的中低層單位。這次成交價與早前低二十多層的中層單位僅相差5萬元,甚至低於最初的叫價688萬元達43萬元,議價幅度可觀。 這種「中層價買高層」現象的出現,並非偶然,而是當前樓市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

首先,整體樓市氣氛是關鍵。雖然近期一些正面消息,例如拆息回落,令買家入市態度有所回升,但市場整體仍處於調整階段,業主叫價普遍較為克制,議價空間亦有所擴闊。 在觀望情緒猶存的環境下,部分業主可能更願意接受較低的價格,以鎖定成交,避免夜長夢多。

其次,個別單位的議價空間與業主的心態息息相關。這宗個案中,業主願意在一星期內大幅軟化,顯示其有較強的沽售意願。原業主於2009年以283萬元買入此單位,持貨約16年,即便以645萬元沽出,帳面仍大幅獲利362萬元,升值近1.3倍。 可觀的升值幅度,或許是業主願意讓價的重要原因,即使未能達到最初的叫價,也能獲得理想的回報。

再者,雖然是高層單位,但景觀、座向以及單位的具體狀況也會影響其議價能力。該單位向東南,享開揚山景。 雖然景觀不俗,但相比一些擁有無敵海景或機場景觀的單位,其獨特性可能稍遜,這也為議價提供了一定的空間。

上車客的勇氣與堅持:把握市場機遇

這宗交易也彰顯了上車客在當前市場中的積極態度和議價智慧。面對錯失中層單位的遺憾,他們沒有氣餒,而是迅速調整策略,轉而向上層進發。他們敢於以期望的價格還價,即使心中對成功並無十足把握。正是這種不輕易放棄的態度,加上對市場行情的觀察和判斷,讓他們最終抓住了這個難得的機會。

這宗個案亦反映出,對於資金相對有限的上車客而言,在樓市調整期,通過積極議價,確實存在尋找「筍盤」的可能性。尤其是對於那些已經看樓一段時間、對目標屋苑和單位有一定了解的買家,他們更能判斷出合理的價格範圍,並敢於提出自己的心理價位。

映灣園的吸引力與市場韌性

映灣園作為東涌的大型屋苑,擁有較多單位供應,戶型選擇多元,加上屋苑配套設施完善,交通相對便利(儘管位置較東涌市中心稍遠),一直以來都是不少上車客和換樓客的目標。 屋苑的平均實用呎價長期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但也受整體市場波動影響。近期映灣園亦錄得其他成交,例如有實用面積648方呎的單位以呎價約9,954元成交,與是次高層單位的呎價相若,而其他呎價成交亦在約9,000餘元至1萬多元不等,顯示不同單位、樓層及座向存在價格差異。

這宗「中層價買高層」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映灣園市場的韌性。即使在市場調整期,優質單位(如高層、開揚景觀)仍然有其吸引力。而合理的議價空間,則促成了交易的達成。這類成交個案的出現,有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為膠著的樓市帶來一些動力。

未來展望與置業啟示

映灣園這宗成交個案,為當前的樓市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縮影。它告訴我們,市場並非鐵板一塊,即使在看似既定的規則下,也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機會。對於正在觀望的置業人士,尤其上車客而言,這宗交易提供了一些寶貴的啟示。

首先,精準的市場觀察和持續的睇樓是基礎。了解目標屋苑的近期成交、不同樓層和戶型的價格差異,有助於判斷合理價位。其次,勇於議價至關重要。在業主心態軟化的市場環境下,敢於提出合理的還價,是促成交易的關鍵一步。最後,保持靈活性。如果心儀單位未能成功,不要氣餒,市場上可能還有其他更合適的選擇,甚至像這次個案一樣,能以意想不到的價格買到更好的單位。

當然,每個單位的具體情況不同,業主背景和心態各異,議價結果也會有所不同。這宗成交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不能簡單複製。然而,它所揭示的市場機會和議價策略,對於所有正在尋覓安樂窩的人來說,都值得借鑒和深思。在變幻莫測的樓市中,保持積極的態度、深入的了解和靈活的策略,或許就能像這位上車客一樣,把握住屬於自己的置業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