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資訊,針對朝鮮驅逐艦下水事故的具體情況進行以下分析:
事故概述
2025年5月21日,朝鮮一艘新建的5000噸級驅逐艦在東北部清津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時發生意外。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報導稱,下水過程中發生「重大事故」,導致艦體受損。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親自出席了儀式,並目睹了事故的發生。
事故原因
初步調查顯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
- 指揮不熟練及操作疏忽:下水過程中,相關人員未能確保底盤移動的平行度。
- 下水滑板脫落:艦尾部分的下水滑板首先脫離擱淺。
- 船底破損:部分區段的船底被破孔,導致船艦失衡,艦首未能完全離開船台。
損毀情況
最初的報導指出,艦體底部出現破損,導致海水湧入。然而,後續的專家調查報告顯示,損毀情況可能沒有最初公布的那麼嚴重。具體包括:
- 船底未出現破孔:實際情況是船底並未完全破裂。
- 船體右舷刮花:船體右舷出現刮花情況。
- 海水湧入:有海水通過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湧入。
金正恩的反應
金正恩對此事故表示強烈不滿,並將其定性為「不可容忍的重大事故和犯罪行為」。他強調,此次事故嚴重損害了國家的尊嚴和自尊心。金正恩已下令徹查此事,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包括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國家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金策工業綜合大學、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以及清津造船廠的相關人員。
維修計畫
金正恩已指示盡快修復受損驅逐艦,並將此視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而非單純的業務問題。他要求在6月召開的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之前「無條件」完成維修工作。根據專家組的評估,維修工作可能包括:
- 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預計需要兩到三天時間。
- 將船首部分從船台脫離:以改善艦船的穩定性。
- 修復舷側:預計需要十多天時間。
根據目前的評估,當局認為可以在6月之前完成維修工作。
後續影響
事故發生後,當局已扣留涉事人員,並傳召清津造船廠廠長洪吉浩問話。朝鮮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強調需要向相關人士問責,並將此次事件視為重大事件,旨在向所有部門以儆效尤。
總結
總體而言,朝鮮此次驅逐艦下水事故是一起由操作不當和經驗不足造成的意外事件。儘管最初報導的損毀情況較為嚴重,但後續調查顯示實際損害可能較輕微,並有望在短期內完成維修。此次事件也反映出朝鮮在推進軍事現代化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技術和操作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