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警告蘋果:非美製iPhone恐徵25%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 2025 年 5 月 23 日公開警告蘋果公司 CEO 庫克,若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不是在美國製造和生產,蘋果將被徵收 25% 的關稅。此舉引發了關於 iPhone 生產地和關稅影響的廣泛討論。

特朗普的警告與蘋果的回應

特朗普長期以來呼籲蘋果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他表示希望在美國銷售的 iPhone 是在美國製造和組裝,而非印度或其他地方。如果蘋果不這麼做,就必須向美國支付至少 25% 的關稅。 此舉被視為特朗普政府推動「美國製造」政策的一部分,旨在鼓勵企業將生產業務遷回美國,以促進國內就業和經濟增長。

蘋果公司 CEO 庫克過去曾提到,蘋果計劃未來幾年在美國多個州投資數千億美元。 然而,蘋果並未明確承諾將 iPhone 生產線遷回美國。 實際上,蘋果已開始將部分生產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區,如印度和越南。

生產轉移的趨勢

近年來,蘋果公司一直在尋求將生產基地多元化,以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其中,印度和越南已成為蘋果重要的生產中心。 據報導,未來幾個月內,大部分銷往美國市場的 iPhone 將在印度製造,而越南將成為 iPad 和 Apple Watch 等產品的主要生產中心。

將生產轉移出中國的原因有多個,包括:

  • 降低關稅風險: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促使蘋果尋找替代生產基地,以規避關稅。
  • 分散供應鏈:分散供應鏈可以降低因政治、經濟或其他因素導致的供應鏈中斷風險。
  • 降低勞動力成本:印度和越南等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

在美國生產 iPhone 的挑戰

儘管特朗普政府一直呼籲蘋果將生產遷回美國,但在美國生產 iPhone 面臨諸多挑戰:

  • 成本過高:分析師預測,如果 iPhone 在美國生產,其價格可能高達 3500 美元,折合台幣約 11.6 萬元。 美銀分析師估計,將 iPhone 生產完全遷至美國可能使製造成本增加高達 90%。
  • 供應鏈問題:iPhone 的生產需要一個複雜的全球供應鏈,涉及數百家供應商和數千個零部件。 將整個供應鏈遷回美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 勞動力不足:美國目前缺乏足夠的工業基礎設施和熟練勞動力,難以支持大規模的 iPhone 生產。

關稅的潛在影響

如果蘋果未能將 iPhone 生產遷回美國,且美國政府堅持徵收 25% 的關稅,這可能會對蘋果公司和消費者產生重大影響:

  • iPhone 價格上漲:為了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蘋果可能會提高 iPhone 的價格。 分析師估計,如果蘋果選擇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iPhone 產品線在美國可能需平均調漲 17% 至 18%,若無法取得豁免,調幅甚至可能達 30% 至 43%。
  • 需求下降:iPhone 價格上漲可能會導致需求下降,特別是在價格敏感的市場。
  • 競爭力下降:iPhone 價格上漲可能會削弱蘋果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使三星等競爭對手受益。
  • 蘋果利潤下降:如果蘋果選擇吸收部分關稅,這可能會侵蝕其利潤。

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對蘋果徵收關稅的決定,不僅會影響蘋果公司,還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廣泛的影響:

  • 貿易戰升級:此舉可能導致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升級,引發報復性關稅。
  • 全球供應鏈重組:關稅可能會加速全球供應鏈的重組,促使企業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國家。
  • 經濟增長放緩:貿易戰和供應鏈重組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分析師的觀點

Wedbush 分析師認為,蘋果「根本不可能」將 iPhone 生產線遷回美國,直言此舉幾乎不可能實現,主因是成本過高、供應鏈調整難度極大,將導致 iPhone 售價暴漲至市場難以接受的水準。 Wedbush 分析師指出,若 iPhone 改在美國組裝,售價恐將高達 3500 美元,相較目前 iPhone 16 起價 799 美元、iPhone 16 Pro 為 999 美元,幾乎翻了數倍。

結論:蘋果的兩難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使蘋果公司面臨兩難:如果將生產遷回美國,將面臨高昂的成本和供應鏈挑戰;如果不遷回,則可能面臨高額關稅,導致 iPhone 價格上漲和競爭力下降。 蘋果公司未來的決策將對其自身、全球經濟和科技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