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禁收國際生 港生升學路面臨挑戰

哈佛「逐客令」驚動香江:一場牽動數十港生前途的在美升學風暴

一則來自大洋彼岸的重磅消息,如同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香港的教育界和家長圈中激起了層層波瀾。美國政府突然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這項看似遙遠的決定,卻實實在在觸動了許多香港家庭最敏感的神經——子女的升學前途。這不僅僅是一紙禁令,更是一場讓無數留學生及其家庭措手不及的變局。升學顧問指出,這項突如其來的政策,估計影響至少三十名正在或即將前往哈佛就讀的香港學生,而他們此刻最大的憂慮,除了學業能否順利銜接,更擔憂畢業後在美國的前景。

晴空霹靂:哈佛跌下神壇?

哈佛大學,這座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學術殿堂,在全球學生心中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每年,世界各地的頂尖學子擠破頭也想踏入這座紅色磚牆的校園。然而,美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在近日投下震撼彈,宣布取消哈佛大學參與「學生及交換訪客計畫」(SEVP)的資格,這意味著從2025-2026學年起,哈佛將無法再向國際學生發放必需的I-20表格,有效地禁止其招收新的國際學生。更令人震驚的是,目前正在哈佛就讀的國際學生,除非轉學至其他SEVP認證的學校,否則將面臨失去在美國合法居留身份的風險。

這項決定是美國政府與哈佛大學之間長期以來,就校園內部事務,特別是學術自由、學生行為規範以及涉及反猶太主義等問題爭議升級的結果。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甚至公開表示,此舉也是對全國其他大學的警示。 哈佛大學校方則強烈回應,指責政府此舉「非法」且「有害」,並強調學校將全力維護招收來自世界各地學生的能力。 然而,在雙方角力的過程中,最直接且無辜的受害者,無疑是那些懷揣學術夢想的國際學生。

香江學子的無助與焦慮

對於香港學生而言,哈佛大學一直是許多人追求的頂級目標。能夠獲得哈佛的錄取通知書,是個人努力、家庭支持以及卓越潛力的最佳證明。而今,一紙禁令讓這份喜悅瞬間蒙上陰影。香港升學顧問陳思銘透露,禁令宣布當日早上,他便接獲大約二十宗來自香港學生及家長的求助。 這些家庭的焦慮可想而知,他們擔心的問題層層疊疊,牽動著學生未來幾年的學業規劃甚至更長遠的職業發展。

首當其衝的,是那些已經獲得哈佛錄取通知書、原定於今年秋季入學的新生。他們面臨著最直接的困境:無法獲得簽證。儘管哈佛大學曾在此前因應不明朗的局勢,允許被錄取的國際學生同時接受另一所非美國大學的錄取作為「備案」,但這項禁令的突然實施,讓「備案」變成了「正案」。 對於許多一心嚮往哈佛學術氛圍和資源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他們需要緊急重新規劃升學路徑。

而對於目前正在哈佛就讀的香港學生,情況同樣棘手。禁令要求未畢業的國際學生必須轉學。這引發了一連串的實際問題:能否找到願意接收的頂尖院校?學分能否順利轉移?原本的學習進度和研究計畫是否會被打亂?有受訪的中國學生表示,禁令來得太突然,申請季已過,許多頂尖學府的招生名額已所剩無幾,擔心來不及找到其他學校,可能被迫中斷學業回國。 雖然香港科技大學已公開表示願意無條件接收受影響的哈佛國際學生,並提供學分轉移和生活支援,這為部分學生提供了及時的幫助,但對於一心希望留在美國完成學業並發展的學生來說,這仍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陳思銘指出,除了學業中斷或轉學的實際操作困難,部分家長和學生更深層的憂慮在於,即使能夠在美國其他大學完成學業,禁令背後所反映的政治氛圍,可能會影響未來在美國的就業前景。他們擔心,與美國政府有業務往來的僱主,可能會對曾在哈佛就讀的國際畢業生有所顧慮,導致即使從頂尖學府畢業,也難以在當地找到理想的工作。 這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加劇了學生和家長的焦慮情緒。

雖然目前沒有關於具體有多少香港學生在哈佛就讀的公開數據,但考慮到哈佛大學國際學生總數約佔學生總數的27%,以及香港在國際教育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升學顧問估計至少有三十名香港學生受到此次事件影響,這個數字很可能是一個保守的估計。

畢業證書能否如期而至?

另一個困擾著在讀學生和家長的問題是:他們能否順利畢業?根據目前的資訊,預計在本學期完成學業的哈佛國際學生將被允許正常畢業。 然而,對於尚未完成學業的學生,禁令生效後若未能及時轉學並維持合法身份,將無法在美國繼續學業,這直接威脅到他們能否最終獲得哈佛大學的畢業文憑。 一位哈佛在讀的中國研究生坦言,他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隨時可能無法取得畢業文憑。 這對於付出多年努力和巨大投入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打擊。

此次事件不僅是哈佛大學與美國政府之間的矛盾,更是對全球學術交流和國際人才流動的一次警示。學術機構的獨立性和開放性是其蓬勃發展的基石,而政府的介入和限制,無疑會對此造成損害。對於香港而言,這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在全球政治格局變動下,如何為本地學生提供更多元化和穩定的升學選擇,以及如何提升香港自身高等教育的吸引力,使其成為國際學術交流的重要樞紐。

前行的路:挑戰與應對

面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受影響的香港學生和家庭需要保持冷靜,積極尋求解決方案。與哈佛大學國際學生辦公室保持聯繫,了解學校在法律層面爭取權益的最新進展以及可能提供的支援措施至關重要。同時,應積極聯繫其他心儀的國際院校,了解轉學的可能性、申請流程以及學分轉移政策。尋求專業升學顧問的協助,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地評估選項,制定應對策略。

香港本地的大學在此時展現了積極的姿態,香港科技大學的主動伸出援手,為受影響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備選方案。這也提醒其他本地院校,在國際教育格局不穩定的時期,加強自身的優勢和吸引力,為本地和國際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機會,具有越來越重要的意義。

哈佛禁收國際學生的風波,是當前國際政治環境複雜性的縮影。它無情地撕開了學術象牙塔與現實世界紛擾之間的界限,讓無數個體的命運被捲入其中。對於香港學生而言,這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同時也是一次重新審視自己學術規劃和未來方向的機會。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如何在挑戰中開闢新路,將是他們必須面對和克服的課題。而整個社會,也應給予這些年輕人足夠的理解、支持和幫助,共同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升學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