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是隱藏在網絡角落的陷阱,那些在社交平台看似無害的減肥產品,竟暗藏殺機。衞生署近日揭露了一宗令人憂心的事件,一些透過社交媒體非法販售的減肥藥,竟然含有已被禁用或受管制的藥物成分。這不僅是對消費者健康的嚴重威脅,更揭示了網絡銷售藥物的潛在巨大風險。當追求美麗和健康的渴望被不法分子利用,其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黑暗中的交易:社交平台成非法溫床
現今社會,社交平台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分享生活點滴到購物消費,其便利性深入人心。然而,正是這種便捷和隱匿性,也讓它成為了非法活動的溫床。不法分子看準了社交平台監管相對寬鬆的特點,利用其廣泛的傳播能力,暗中兜售各種未經註冊、甚至含有危險成分的產品,其中減肥藥更是重災區。
這次衞生署揭露的事件,正是源於根據情報在社交媒體平台購獲的減肥產品。這些產品往往包裝簡陋,甚至沒有清晰的產品名稱和成分標示,僅憑一些誇大的宣傳語句吸引消費者。這種來歷不明的產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根本無法得到保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無異於將自己置於險境。
致命的誘惑:禁藥成分的潛在風險
衞生署的化驗結果觸目驚心,在購獲的減肥產品樣本中,赫然發現了「西布曲明」和「呋塞米」這兩種成分。 這些可不是什麼普通的減肥成分,它們都是具有顯著藥理作用的藥物,並且受到嚴格管制,甚至已被禁用。
「西布曲明」曾是一種常用的減肥藥成分,其作用是抑制食慾。然而,由於它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提高血壓和心率,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甚至中風,因此早在二○一○年十一月就已在香港被禁止使用和銷售。 服用含有「西布曲明」的產品,無異於在心臟上綁上定時炸彈,為了減輕幾斤體重,卻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代價實在太過沉重。
另一種成分「呋塞米」,則是一種強效利尿劑,主要用於治療心臟病、肝病或腎病引起的體液積聚和水腫。 作為處方藥物,「呋塞米」必須在醫生指示下使用,並憑醫生處方在註冊藥劑師監督下的藥房購買。 它通過增加尿液排出量來減輕體重,但這種體重減輕主要是由於水分流失,而非脂肪減少。長期或不當使用「呋塞米」會導致電解質失衡,特別是鉀離子流失,引發心律不正、肌肉痙攣、疲勞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將其作為減肥藥服用,不僅無助於真正減肥,反而會對身體器官造成損害。
這些非法減肥藥中所含的禁藥成分,猶如披著「快速瘦身」外衣的毒藥,它們利用了人們渴望快速見效的心理,卻無視了藥物應有的嚴謹性和安全性,將消費者推向健康的懸崖邊緣。
衞生防線:政府的行動與呼籲
面對這種猖獗的網絡非法售藥行為,衞生署迅速採取了行動。根據情報進行的購獲和化驗,是揭露這些非法產品的第一步。然而,要徹底遏止這種行為,需要更全面和深入的打擊。
根據香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所有藥劑製品都必須經過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的註冊,並在包裝上附有格式為「HK-XXXXX」的香港註冊編號,才能合法銷售。 未經註冊的藥劑製品,其安全性、素質和效能都未經證實,存在巨大的風險。 非法售賣或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或第1部毒藥,均屬刑事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被處以十萬港元的罰款及兩年監禁。 這些法律條文為打擊非法售藥提供了法律基礎,但執法仍面臨挑戰,特別是網絡銷售的追蹤和取證問題。
衞生署強烈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成分或來歷不明的產品,特別是聲稱有快速減肥效果的產品。 如果已經購買了相關產品,應立即停止服用,並諮詢醫護人員的意見。 同時,市民可以將懷疑有問題的產品交予衞生署藥物辦公室進行銷毀。
健康減重:回歸科學與理性
這次事件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我們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不能輕信網絡上的誇大宣傳和「神奇」產品。真正的健康減重,沒有捷徑可走,更不能以犧牲健康為代價。
衞生署也提供了科學的減重建議:市民應該注意均衡飲食和做適量運動。 如果考慮使用藥物進行體重控制,務必先諮詢醫護人員的專業意見。 醫生會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和需求,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此外,衞生署藥物辦公室的網頁也提供了有關肥胖問題、纖體產品以及含未標示西藥成分減肥產品的資訊,供市民參考。
網絡世界固然提供了便利,但也充滿了未知和風險。對於涉及健康的產品,我們更應保持警惕,擦亮雙眼,不被虛假宣傳所蒙蔽。當社交平台上的減肥廣告充斥著誘人的字眼,承諾「快速瘦身」、「無副作用」時,請務必三思。與其將健康寄託於來歷不明的產品,不如從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開始,尋求科學、健康的減重之道。記住,健康是最大的財富,切勿為了短暫的體重數字下降,而賠上長遠的健康。
響亮的回聲:維護健康的共同責任
衞生署的這次行動,不僅是針對非法售藥行為的打擊,更是向公眾發出的一個重要提醒。維護自身的健康,是每個人的責任。面對網絡上形形色色的產品資訊,我們需要具備辨別真偽的能力,不被虛假宣傳所誤導。
同時,社交平台營運商也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加強對平台上銷售產品的監管,建立有效的審核機制,及時清理和封鎖違法違規的銷售賬號。政府部門也應加強與社交平台的合作,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更有效地打擊網絡非法售藥行為。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敵人是潛藏在網絡空間中的不法分子,武器是科學知識和謹慎態度,而防線則是我們對健康的重視和對法律的遵守。只有政府、平台營運商和廣大市民共同努力,才能構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保護公眾免受非法藥品的侵害,讓社交平台真正成為連接人與人、分享美好生活的空間,而不是暗藏健康風險的角落。這次揭露的非法售藥事件,希望能喚醒更多人的警覺,讓我們共同抵制非法藥品,守護來之不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