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2025年5月23日,哈佛大學正式對美國特朗普政府提起訴訟,起因是特朗普政府宣布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哈佛大學認為此舉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並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學術自由和國際學生的權益。
特朗普政府的指控與要求
特朗普政府指控哈佛大學是反猶太主義和「覺醒」自由意識形態的溫床,並要求校方接受在招生和聘僱方面的外部監督。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Kristi Noem)聲稱,哈佛大學允許「反美、支持恐怖主義的煽動者」在校園內襲擊猶太學生,造成不安全的校園環境,並指責哈佛與中國共產黨合作,還接待並訓練中國準軍事組織成員。她還表示,哈佛大學未能遵守國土安全部多次提出的資訊要求,並繼續讓敵視猶太學生、宣傳支持哈瑪斯同情思想、實行「多元、公平、包容」種族歧視政策的不安全校園環境存在。
哈佛大學的反擊
哈佛大學校長加伯(Alan M. Garber)表示,學校已採取多項措施應對反猶太主義問題,並明確告知特朗普政府,不會屈服於修改招聘、招生慣例及課程安排的要求。哈佛大學認為,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對學術自由的報復,並將對校園和國家整體造成嚴重傷害。哈佛大學在訴訟中指出,政府試圖輕易抹去哈佛大學四分之一的學生,這些國際學生為哈佛大學及其使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國際學生的擔憂與影響
特朗普政府的禁令對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造成了極大的不確定感。哈佛大學約有6800名國際學生,佔總學生人數的四分之一以上。許多國際學生擔心他們的簽證和學業安排會受到影響,並對美國所代表的價值觀,如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產生了質疑。禁令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位和未來,也威脅到哈佛大學的多元化和國際化特色。
可能的後果
如果特朗普政府的禁令生效,哈佛大學的研究生課程將受到特別嚴重的衝擊。例如,甘迺迪學院和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國際學生比例分別高達59%和40%,哈佛商學院則佔35%。此外,由於國際學生通常支付更高的學費,禁令還可能對哈佛大學的收入造成影響。有教授擔心,如果失去國際學生,哈佛大學將不復存在。
各方反應
國際學生對特朗普政府的禁令感到沮喪和擔憂,他們在群組討論區焦慮地提問,並不斷刷新電子郵件信箱。哈佛大學的教職員工也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將摧毀他們所認識的大學。一些大學教授表示,哈佛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員來自全球,這一點對這所學府的工作和使命至關重要,不能抹去。
哈佛大學的訴訟策略
哈佛大學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特朗普政府的做法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並計劃申請臨時限制令,阻止國土安全部實施上述措施。哈佛大學強調,將全心致力於維持接待國際學生和學者的能力,並努力迅速為群體成員提供引導和支持。
未來走向
哈佛大學與特朗普政府之間的這場對峙仍在持續升溫。哈佛大學的反擊,不僅關乎自身的學術自由和國際學生的權益,也關乎美國高等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這場訴訟的結果,將對美國其他大學和國際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