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勝訴!臨時禁令阻止美國禁收國際學生

哈佛大學臨時禁制令叫停特朗普政府禁收國際生命令分析報告

事件背景:川普政府的禁令

2025年5月,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授權國土安全部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外國學生的權利,並要求現有外籍學生必須轉學,否則將失去在美國的法律地位。此舉引發教育界與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與爭議。川普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哈佛大學未能提供有關外國學生不當行為的資訊,並指責哈佛大學創造了一個不安全的校園,敵視猶太學生,提倡親哈瑪斯的同情,並採用種族歧視的多元、公平和包容政策。此外,政府還指控哈佛與中共合作造成國安疑慮,並下令校方在72小時內提交過去5年所有國際學生的紀律紀錄,涉及非法或暴力活動的影片、音檔等資料。

哈佛大學的反擊

面對川普政府的禁令,哈佛大學迅速採取行動。校方公開表示,川普政府的行為違法,並稱這項報復行動可能對哈佛和美國造成嚴重損害,並破壞哈佛的學術和研究使命。哈佛大學在波士頓聯邦法院正式入稟挑戰這項決定,指當局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並將對哈佛大學和逾7,000名簽證持有者產生直接且毀滅性的影響。校方同時計劃申請臨時限制令,阻止國土安全部實施上述措施。

法院的裁決與臨時禁制令

在哈佛大學提出訴訟數小時後,一名聯邦法官頒布臨時禁制令,暫時叫停特朗普政府剝奪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這項禁令的發出,為這場引發教育界與國際關注的爭議帶來關鍵轉折。加州一名聯邦法官也發布全國性命令,禁止川普政府取消外國學生在美國學習和工作的合法身分,保障外籍生在美國留學的權益。

國際學生的反應

川普政府的禁令對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總計1萬零158人,來自全球150個國家,其中大多數是攻讀研究生課程。消息傳出後,國際學生普遍感到沮喪和擔憂,許多人擔心自己無法繼續留在美國完成學業,或在畢業後通過「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留在當地工作。一些中國學生表示,他們擔心自己成為政府針對的目標,甚至考慮暫時離開住所,以防被移民和海關執法局的人員帶走。

對哈佛大學的影響

禁止招收國際學生的命令對哈佛大學的營運和學術使命產生了重大影響。國際學生佔哈佛大學總體學生的27.3%,約6800人,他們來自100多個國家,為哈佛大學的學術研究和校園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哈佛大學校長加伯表示,政府試圖輕而易舉抹去哈佛大學四分之一的學生,這些國際學生為哈佛大學及其使命作出了重大貢獻。

事件的法律分析

哈佛大學在訴訟中主張,川普政府的禁令違反了憲法《第一修正案》。里士滿大學法律專家托比亞斯稱,哈佛大學很可能會在麻省的聯邦法院提起訴訟,「哈佛大學將主張(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的行為是武斷、反複無常」,他認為法院很可能會裁定部長無權取消哈佛的國際學生計劃。另一法律專家Elliot Williams也表示,撤銷學校認證要通過完善的法律程序,但政府似乎未遵守這些程序。

對未來發展的展望

儘管哈佛大學獲得了臨時禁制令,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場法律戰已經結束。川普政府可能會繼續採取其他措施限制國際學生在美國的學習和工作。哈佛大學需要繼續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同時也要加強對國際學生的支持和保護。此外,其他美國大學也應關注此事,共同抵制政府的不合理干預,維護美國高等教育的開放性和國際化。

結論:教育不應受政治干擾

哈佛大學獲批臨時禁制令,暫時叫停特朗普政府禁收國際生命令,這不僅是哈佛大學的勝利,也是美國高等教育界的勝利。這起事件凸顯了教育不應受政治干擾的重要性。國際學生為美國的高等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也促進了學術研究和創新。限制國際學生來美學習,不僅損害了美國高等教育的聲譽,也削弱了美國在全球的競爭力。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尊重教育的獨立性,為國際學生提供更加開放和友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