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十大屋苑僅3成交 創16週最低紀錄

樓市寒流來襲:十大屋苑成交創新低之深度解讀

樓市的溫度計,往往可以從週末十大指標屋苑的成交數字中窺見一二。最近的數據顯示,這溫度彷彿跌進了冰點,僅錄得3宗成交,不僅較上週末大幅下跌,更創下了16週以來的新低紀錄。更令人矚目的是,在這些被視為市場風向球的屋苑中,竟然有高達八個出現「捧蛋」的零成交窘境。這冰冷的數字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市場訊息?是短暫的波動,還是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調整?本文將深入剖析這一現象,帶您一同探討香港樓市的現況與未來走向。

凍結的數字:16週新低的衝擊

根據最新的市場統計,本週末(5月24及25日)中原地產十大屋苑的成交數字僅為3宗,相較於前一週的7宗,按週急挫約57.1%。這個數字不僅是簡單的下跌,更是近16週以來的最低點,意味著二手住宅市場的活躍度已經降至四個月來的新低。回顧過去四個月的數據,週末十大屋苑的成交量鮮少跌至個位數,更遑論只有區區3宗。這強烈的對比,無疑給市場參與者帶來了一陣寒意。

「捧蛋」的警示:八個屋苑的沉寂

在十大屋苑中,有八個屋苑在本週末竟然沒有錄得任何成交,呈現「捧蛋」的尷尬局面。這八個屋苑涵蓋了港九新界的多個指標性大型屋苑,包括鰂魚涌太古城、鴨脷洲海怡半島、荔枝角美孚新邨、藍田麗港城、紅磡黃埔花園、將軍澳新都城、沙田第一城以及東涌映灣園。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九龍區的幾個主要指標屋苑,如美孚新邨、麗港城和黃埔花園,全部「捧蛋」,這在以往較為少見。以往即使市場淡靜,這些大型屋苑憑藉其龐大的伙數和相對較多的客源,通常仍能維持一定的成交量。如今同時陷入零成交的困境,顯然反映出市場交投的廣泛性和深度凍結。

一手新盤的磁吸效應

造成二手市場如此冷清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一手新盤的持續熱銷。近期市場上有多個矚目的新盤推出,並且訂價策略極具吸引力。以西沙某新盤為例,其最新一輪銷售再次即日沽清,顯示出市場對定價吸引力高的新盤需求依然強勁。這些新盤不僅吸納了市場上的購買力,更分散了原本可能流入二手市場的準買家。相比於二手市場,一手新盤往往提供更靈活的付款方式、更完善的配套設施以及全新的物業狀態,對於追求新居的買家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當大量購買力被一手市場虹吸,二手市場的交投自然受到顯著影響。

買賣雙方的深度拉鋸

除了來自一手市場的競爭,二手市場本身的供求關係也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之中。儘管成交量創新低,但部分業主似乎並未因此而大幅減價求售。這可能是因為市場上仍充斥著一些利好消息,例如潛在的減息預期或經濟復甦的憧憬,使得部分業主對後市抱持較為樂觀的態度。他們認為,市場的低迷只是暫時的,因此不願意在目前的價格水平下「賤賣」物業。另一方面,買家則受到一手新盤的吸引以及對樓市前景不明朗的觀望情緒影響,普遍期望業主能提供更大的議價空間。當業主的叫價與買家的出價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交易自然難以達成,形成買賣雙方的深度拉鋸局面。

市場的結構性挑戰與機遇

十大屋苑成交量創新低,並且多個屋苑「捧蛋」,不僅僅是短期波動的結果,也可能反映出市場正經歷一些結構性的挑戰。首先,高利率環境持續了一段時間,增加了買家的按揭負擔,這對於需要依賴按揭的置業人士而言,無疑提高了入市門檻。其次,全球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影響了市場信心,部分潛在買家選擇暫時觀望,等待更明朗的信號出現。此外,如果大量的新盤供應持續推出,二手市場將面臨更長時間的去庫存壓力。

然而,在挑戰之中也蘊藏著機遇。對於有實力的買家而言,目前的市場環境可能提供了更多的議價空間,有機會以相對較低的價格購入心儀的物業。同時,一些急於套現的業主可能會願意作出更大的讓步,促成交易。此外,一旦市場出現明確的利好信號,例如減息週期開啟或經濟數據顯著改善,積累已久的購買力有望重新釋放,帶動市場活躍度回升。目前市場的「旺丁不旺財」現象(即看樓人潮多但成交少),也預示著市場潛在的需求依然存在,只等待一個更合適的入市時機。

總結:在冰點中等待春暖

十大屋苑週末成交量跌至16週新低,以及八個屋苑「捧蛋」的現象,無疑為香港二手樓市敲響了警鐘。這強烈地反映出在當前一手新盤熱銷和買賣雙方價格拉鋸的雙重夾擊下,二手市場正經歷一段異常艱困的時期。市場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點,買家在觀望,業主在堅守,成交量因此大幅萎縮。

然而,市場的低迷並不代表末日。樓市的週期性波動是常態,每一次低谷都可能孕育著下一次的回升。當前市場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但同時,積壓的購買力以及潛在的市場轉變因素,都可能在未來為市場帶來新的活力。對於置業人士而言,在這樣一個時刻,更需要保持理性,仔細分析自身需求和財務狀況,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才能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作出明智的決策。目前的冰點或許正是市場在等待春暖到來的前奏,而市場何時能真正回暖,則取決於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