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HKCERT詐騙「追回款項」手法曝光,市民須警惕

在數碼時代的浪潮下,網絡安全已不再是遙遠的技術議題,而是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挑戰。騙徒的手法層出不窮,不斷翻新,而近期出現的一種「二次詐騙」(Recovery Scam)更是令人防不勝防,它不僅是對受害者財產的再次侵害,更是對其脆弱心理的殘酷打擊。不法分子甚至冒充權威機構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以「追回騙款」為餌,設下更深的陷阱。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這種卑劣的二次詐騙手法,並提供具體的應對建議,助市民看清騙局,守護個人財產與資訊安全。

騙局的第一幕:無孔不入的誘惑

科技的進步帶來便利,也為詐騙提供了溫床。最初的詐騙往往始於看似無害的接觸。可能是讓你心動的投資機會,聲稱穩賺不賠的網上刷單任務,或是偽冒的網購平台、社交媒體訊息。 騙徒會利用各種渠道,如WhatsApp、短訊、電郵,甚至是假冒的網站和社交媒體專頁,廣撒網羅。 他們精心設計誘餌,讓你一步步落入圈套,最終蒙受金錢損失。 第一次被騙的經歷,往往讓受害者感到懊悔、沮喪,甚至絕望。這正是二次詐騙得以乘虛而入的心理破口。

二次傷害:冒充HKCERT追回騙款的陷阱

當受害者深陷於損失的痛苦中,急切地想要追回血汗錢時,騙徒會扮演「救世主」的角色出現。他們冒充香港網絡安全事故協調中心(HKCERT)或其他聲稱能協助追討騙款的機構,如假冒的律師團隊或科技公司。 這些不法分子會主動聯絡之前的詐騙受害者,聲稱已掌握追回騙款的「高科技」或「法律途徑」。 他們可能會透過WhatsApp等即時通訊工具發送訊息,偽造官方身份,讓你誤以為真的有機會挽回損失。

這種二次詐騙手法極具迷惑性,原因在於它利用了受害者的「追討」心理。 騙徒會要求受害者提供第一次被騙的詳細資料,包括損失金額、轉賬記錄等,以營造專業和可信的形象。 在取得受害者的信任後,他們就會開始收取各種名目的費用,例如「服務費」、「保證金」、「技術費」等。 受害者一心想追回之前的損失,很容易會抱著「再試一次」的心態,將更多金錢轉入騙徒指定的戶口。 然而,一旦支付了這些費用,騙徒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受害者遭受第二次的財產損失。 HKCERT已明確聲明,該中心不會主動聯絡市民提供追回騙款服務,更不會要求提供敏感個人資料或收取任何費用。

為何二次詐騙屢屢得逞?

二次詐騙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利用受害者的心理弱點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信任的錯位:騙徒冒充HKCERT等官方或專業機構,利用這些機構在公眾心中的權威性和信任度來降低受害者的戒心。
資訊不對稱:受害者在遭遇第一次詐騙後,可能不清楚應向哪些正規機構求助,或對追討流程不熟悉,容易輕信騙徒聲稱的「捷徑」。
急於止損的心態:受害者急於追回損失,判斷力可能受損,忽略了諸多可疑的跡象。
騙徒手法的演進:不法分子不斷學習和演變,利用新的技術和溝通渠道,使得詐騙訊息更加逼真難辨。

如何防範與應對?

面對日益猖獗的網絡詐騙,特別是二次詐騙的風險,市民必須提高警覺,採取積極的防範措施:

保持高度警覺:對所有聲稱能「追回騙款」的主動接觸保持懷疑,尤其是透過WhatsApp等即時通訊工具發出的訊息。記住,正規機構通常不會透過這些方式處理追討事宜。
核實官方身份:如果收到聲稱是HKCERT或其他機構的聯絡,務必透過官方公布的渠道(如官方網站上的電話或電郵)主動聯絡該機構進行核實。 不要回覆可疑訊息中的聯絡方式。 HKCERT的官方電郵是 [email protected],熱線電話是 8105 6060。
不提供敏感資訊:HKCERT及其他正規機構不會要求市民提供敏感的個人資料,例如身份證明文件、銀行帳戶資訊、信用卡號碼或財務資料等。 任何索取這些資料的要求都是詐騙的警訊。
不轉賬任何費用:正規的追討流程不會在款項追回前就收取高額「服務費」或「保證金」。切勿向任何聲稱能協助追款的個人或機構支付任何費用。
善用官方資源:香港警方和HKCERT等機構提供了許多防詐騙資源和工具。例如,可以使用警方推出的手機程式「防騙視伏器」來評估可疑電話號碼、網站等的風險。 遇到可疑情況,應立即致電警方的「防騙易18222」熱線查詢。
保留所有證據:如果已不幸遭受詐騙(包括第一次和第二次詐騙),應盡快向香港警務處報案,並保留所有與騙徒溝通的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以便警方調查。
教育親友:將詐騙風險和防範知識告知家人朋友,特別是長者,提高整個社會的防騙意識。

結語:守護數碼家園,你我有責

網絡詐騙猶如病毒般變異,不斷侵蝕著我們的安全。二次詐騙的出現,提醒我們即使是受害者,也可能再次成為騙徒的目標。要有效對抗這些不法行為,除了倚賴執法機構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位市民的警覺與行動。提高自身的網絡安全意識,學習辨識詐騙手法,不輕信來歷不明的資訊,並在懷疑時主動求證和報案,是保護自己和親友免受侵害的最有效方法。讓我們攜手築起一道堅固的網絡安全防線,讓不法分子無處遁形,共同守護我們在數碼世界的安全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