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狂掃120億 大手買指數ETF 美團續沽騰訊阿里

金融市場猶如瞬息萬變的海洋,潮起潮落間蘊藏著無數的機遇與風險。「北水」,這個生動形象的詞彙,早已成為觀察香港股市資金流向的晴雨表。當「北水」大舉南下,往往預示著市場情緒的積極轉變;反之,若「北水」掉頭離去,則可能暗示著謹慎情緒的抬頭。近期,一則關於「北水」重現大手吸資,目標鎖定指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特定龍頭股,同時繼續減持另一些市場焦點的消息,在投資圈中激起了陣陣漣漪。這不僅關乎資金的簡單進出,更折射出當前市場力量的博弈,以及投資者對後市走向的不同判斷。配合恒生指數夜期(恒指夜期)的波動,更能為我們勾勒出一幅更加立體和即時的市場圖景。

市場資金流向的迷思:從「淨流出」到「大手吸資」

在探討這次「北水」大手吸資的現象之前,有必要回顧一下近期「北水」的整體動向。在這次淨流入近120億港元之前,市場曾出現連續的「北水」淨流出。例如,在某個交易日,「北水」全日淨流出超過15億港元,顯示資金連續兩日呈現淨賣出狀態。而在更早的時候,甚至出現過高達181億港元的淨流出,是逾四年來的單日最大淨流出規模。這期間,「北水」持續減持騰訊控股(00700)和阿里巴巴(09988)等科技巨頭。

然而,市場的風向說變就變。最新的數據顯示,「北水」扭轉了此前的連續淨流出態勢,錄得近120億港元的淨流入,這是月內第二次出現百億港元以上的淨流入。這種資金流向的急劇轉變,無疑是市場情緒和策略調整的直接反映。它告訴我們,在持續的震盪和觀望之後,一部分資金選擇了重新入場,而且目標明確,規模不小。

細探資金流向的軌跡:誰是新寵?誰遭冷遇?

「北水」近120億港元的大手吸資,其構成是分析市場熱點和資金偏好的關鍵。從數據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這筆資金的主力流向了指數ETF。盈富基金(02800)和恒生中國企業(02828)這兩隻追蹤主要指數的ETF,錄得了較多的淨買入。盈富基金更是獲得了超過52億港元的淨買入。這反映出「北水」在當前時點更傾向於配置整個市場或特定板塊的風險,而非過度集中於單一股票。買入指數ETF,通常被視為一種分散風險、捕捉市場整體升勢的策略。這或許意味著部分投資者認為市場整體估值具備吸引力,或者在尋求低成本的市場參與方式。

除了指數ETF,個別龍頭股依然受到「北水」的青睞。美團(03690)是此次「北水」大手吸資的另一大亮點,錄得了可觀的淨買入。美團作為內地互聯網服務及零售巨頭,其業務發展和增長潛力持續受到關注。儘管此前市場對科技股有所調整,但「北水」對美團的淨買入,顯示出部分資金對其長期價值的認可。此外,中國移動(00941)等其他股份也獲得了「北水」的淨買入。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繼續遭到「北水」的淨賣出。儘管淨賣出金額相較於「北水」整體流入規模並不算巨大,但這種持續的減持行為,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騰訊和阿里巴巴作為港股市場的兩大科技巨頭,過去一直是「北水」重倉的對象。然而,近年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包括監管政策、行業競爭格局變化以及自身業務調整等,其股價表現波動較大。「北水」的持續淨賣出,可能反映了部分投資者對這兩家公司未來增長前景的謹慎態度,或是出於獲利了結、風險規避等考量。

夜期市場的微光:折射盤後情緒

在日間市場交易結束後,恒生指數夜期提供了觀察市場情緒和潛在走向的另一個窗口。恒指夜期的表現,往往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投資者對隔夜外圍市場動態和次日開市行情的預期。在「北水」大手吸資的同一天,恒指夜期錄得60點的升幅,報23338點。雖然升幅不大,但卻傳達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在「北水」流入的支撐下,市場情緒在盤後得到了一定的提振,投資者對次日市場抱有相對樂觀的預期。恒指夜期相較於日間現貨指數通常存在「低水」或「高水」的情況,「低水」意味著期貨價格低於現貨指數,可能反映市場的謹慎情緒;「高水」則相反,可能預示著樂觀預期。當天的夜期表現結合「北水」流入,更能印證資金面帶來的積極影響。

分析資金流向背後的邏輯:多重因素的交織

「北水」資金流向的變化,絕非單一因素所致,而是多重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內部因素看,香港股市本身的估值水平、公司業績表現、市場政策導向等都會影響資金的進出。當前港股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部分優質資產的估值可能已經達到吸引資金重新配置的水平。此外,內地經濟復甦的進程、資金的流動性狀況等也會直接影響「北水」的規模和偏好。

從外部因素看,全球宏觀經濟環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地緣政治風險等都可能對資金流向產生影響。例如,全球通脹壓力、加息預期、國際貿易關係緊張等因素都可能增加市場的不確定性,促使資金尋求避險或調整投資組合。然而,當外部環境出現緩和跡象,或是出現新的利好因素時,資金也可能重新回流風險資產。

此次「北水」大手吸資並集中買入指數ETF,可能也與全球市場環境的變化有關。在不確定性較高的時期,通過投資追蹤廣泛指數的ETF,可以有效分散個別股票的風險,同時分享市場整體復甦或增長的成果。而對美團等個別龍頭股的青睞,則可能基於對其行業地位、增長潛力以及估值水平的綜合判斷。

持續沽售騰訊和阿里巴巴,則可能是更為複雜的策略考量。除了前述的因素外,部分投資者可能正在進行投資組合的再平衡,或是將資金轉移至其他更具增長潛力的新興領域。科技行業在全球範圍內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和機遇,資金的流向也在不斷調整以適應新的形勢。

展望後市:資金流向的啟示與潛在風險

「北水」大手吸資並鎖定指數ETF及部分龍頭股,同時減持另一些科技巨頭的現象,為我們理解當前市場提供了重要的線索。這顯示市場情緒正在出現積極轉變,資金開始重新配置風險資產。指數ETF的熱銷,表明資金更傾向於以分散的方式參與市場,捕捉整體性機會。而對美團的加倉,則體現了對其業務前景的信心。然而,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持續被沽售,也提醒我們市場對大型科技股依然存在分歧,風險因素仍需警惕。

投資者在參考「北水」流向時,需要保持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資金流向只是市場的眾多指標之一,並不能完全決定市場的未來走向。宏觀經濟數據、政策變化、公司基本面以及市場技術走勢等因素都需要綜合考慮。同時,夜期市場的表現也只能作為參考,其交易量相對較低,價格波動可能被放大。

總體而言,此次「北水」的大手回歸,無疑為港股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尤其對指數和部分受青睞的個股構成了支撐。然而,市場的波動性依然存在,資金的持續性和流向變化仍需密切關注。在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深入分析資金背後的邏輯,結合多方面的信息進行獨立判斷,是投資者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