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市的浮動旋律中,每一次成交都是一個故事的開端,承載著買家的期盼與資金的流動。近期市場上兩則矚目的消息,一邊是啟德維港.雙鑽的批量成交,涉資數千萬;另一邊則是香港仔澄天的一宗溫馨個案,一位「廿四孝媽媽」慷慨解囊資助子女置業。這兩宗看似獨立的交易,實則映照出當前香港房地產市場的多元面向與潛在動力。
市場聚焦:維港.雙鑽的批量啟示
啟德跑道區作為近年來備受矚目的新興住宅板塊,其發展一直牽動市場神經。中國海外發展旗下的維港.雙鑽,近期便錄得一宗亮眼的批量成交。據報導,該項目單日連沽6伙,合計吸金逾3,285萬元。 這些成交單位實用面積介乎300至305平方呎,全屬一房戶型。
這類批量成交,往往被視為市場氣氛回暖的訊號之一。有分析認為,這是投資者看好啟德跑道區的發展前景,以及區內一房單位租金回報理想所致,因而選擇大手入市作長線投資。 事實上,維港.雙鑽在近期錄得的成交不止於此,僅在本月至今,項目已售出50伙,套現超過3.2億元。 另一組投資者亦曾斥資逾2,359萬元連購4伙一房單位,成交呎價由19,138元至19,541元不等。 這些數據顯示,儘管整體市場仍在尋找方向,但特定地段及具吸引力的單位類型,依然能吸引資金流入,特別是具備長線投資視野的買家。維港.雙鑽這類主打中小型單位的新盤,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展現出一定的銷售韌性。
親情暖流:澄天成交中的母愛力量
在另一邊廂,香港仔新盤澄天則上演了一幕溫情故事。一宗成交個案顯示,一位「廿四孝媽媽」資助子女首期,斥資532萬元購入一個單位。 雖然新聞並未詳細披露該單位的具體資料,但澄天項目提供的單位間隔涵蓋一房至三房,主打一房及兩房戶型,標準單位實用面積介乎286至400平方呎。 項目已於2025年3月開始入伙。
這宗交易雖然金額相對批量成交為小,卻極具代表性。在當前樓市環境下,年輕一代置業面臨不小的壓力,樓價與收入水平之間存在一定差距。此時,家人的支持,尤其是父母的資助,往往成為他們實現置業夢想的關鍵助力。「廿四孝媽媽」的故事,不僅是一個家庭內部的財務安排,更是香港社會代際財富轉移和家庭關係緊密的生動寫照。這類由家人資助的首次置業或改善居住環境的交易,構成了市場購買力的一部分,反映了在複雜市場中,親情因素對置業決策的重要影響。澄天作為一個港島南區的新盤,其單位總數不多(共110個單位),位置上享有一定的便利性和寧靜的居住環境,對特定買家群體具有吸引力。
市場的底色與未來的變數
要理解上述成交背後的市場邏輯,需要將其置於當前的香港房地產大環境中審視。近年來,香港樓市經歷了調整,受到全球經濟環境、息口走勢以及本地供求關係等多重因素影響。儘管政府已撤銷多項樓市需求管理措施,試圖刺激交投,但市場復甦的步伐仍顯緩慢。
從宏觀角度看,2024年香港私人住宅的落成量有所增加,空置率維持在一定水平。 預計2025年住宅市場的成交量會較2024年有所反彈,一手及二手交易宗數都有望上升,但樓價預計升幅較為溫和,約為5%。 息口走勢、經濟前景以及潛在的政策調整,都將繼續影響市場的走向。特別是市場普遍預期未來會進入減息周期,這將有助於釋放部分購買力,對樓市構成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維港.雙鑽的批量成交和澄天的家庭式購買,都反映了市場在不同層面的活躍。批量成交可能是投資者在調整期後對特定項目或區域價值重估的體現;而家庭資助置業,則凸顯了剛性需求以及親情因素在支撐市場底部的作用。這些個別案例,雖然不能完全代表整體市場,但它們是市場運作中最真實的片段,共同編織出當前香港樓市複雜而細膩的圖景。
結語:故事仍在繼續
維港.雙鑽的數千萬成交與澄天媽媽的溫情資助,是香港房地產市場眾多故事中的兩個縮影。前者展現了資本在市場中的追逐與布局,後者則流露著普通家庭為安居樂業所付出的努力與愛。市場的潮起潮落影響著每一個參與其中者的命運,而每一個微小的決策,又匯聚成了市場整體波瀾壯闊的圖景。在充滿變數的未來,這些關於「磚頭」的故事,仍將不斷上演,訴說著這座城市與其居民的緊密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