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烈火 夜以繼日的搏鬥
一場無情的烈火,在天水圍廈村路的一處物流中心,燃燒得異常頑固。從白晝到黑夜,再到下一個黎明,火舌吞噬著貨物與建築,濃煙蔽日,連遠在深圳的居民都能清晰可見,空氣中瀰漫著令人不安的焦味。這場在5月27日中午約12時40分開始的火警,迅速升為三級,消防人員歷經超過17小時的艱苦灌救,仍未能完全將其撲滅,背後的故事,是火場的嚴峻考驗,更是消防英雄們的無畏堅守。
火龍肆虐 難以馴服的巨獸
這不是一般的火警。起火地點是一個大型物流中心的貨倉,佔地約200米乘200米,裡面存放著大量的電器、衣物及各式雜物。這些易燃物品成為火勢的最佳燃料,讓火焰迅速蔓延,猛烈燃燒。午後1時33分,火警在短短一小時內升為三級,警示著這場戰役的艱鉅。
火場內的高溫令人卻步,一度錄得近攝氏550度。 更為棘手的是,持續的燃燒導致部分貨倉結構倒塌,鋼筋扭曲、鐵皮變形,現場環境極度不穩定,對進入火場的消防員構成嚴重威脅。 這種情況下,常規的內部滅火策略難以實施,消防人員必須在風險評估後,採取更為謹慎和靈活的戰術。
無畏逆行 立體應對的挑戰
面對這頭難以馴服的火龍,消防處展現了強大的調度與應變能力。最初投入了6條喉和6隊煙帽隊進行灌救,但隨著時間推移,火勢依然頑強,資源迅速增加。到了火警發生約17小時後,前線的喉數增至8條,煙帽隊也增加到7隊,配合超過430名消防及救護人員,94輛消防車及9部救護車,組成龐大的滅火救援陣容。
除了傳統的水喉灌救,消防處還運用了多種先進技術。無人機升空,從高空偵測火場溫度和火勢蔓延情況,為地面指揮提供實時資訊。 滅火機械人也被派入危險區域,代替人員執行近距離滅火任務,減少風險。 危害物質事故支援隊在場戒備,監測濃煙的毒性,確保環境安全。 災難應變救援隊則安裝了位移偵測器,緊密監察貨倉結構是否有進一步倒塌的危險,一旦數據異常立即發出警報,保障前線人員安全。
然而,救援並非毫無阻礙。火場面積廣闊,而且附近水源不足,消防人員需要鋪設超過300米的輸水喉,才能將水源引至火場,這無疑增加了滅火的難度與耗時。 即使面對重重困難,身穿厚重裝備的煙帽隊隊員們,依然輪番上陣,在濃煙高溫中摸索前行,他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噴水,都是對抗火魔的堅定意志。
火場內外 牽動人心的時刻
這場大火不僅考驗著消防人員的專業與毅力,也對周邊環境和人員造成了影響。滾滾黑煙隨風飄散,影響了天水圍甚至深圳部分地區的空氣品質,消防處不得不呼籲附近居民關閉門窗,以防吸入濃煙異味。
出於安全考慮,物流中心及鄰近區域共約140人被緊急疏散到安全地點。 在撤離的人群中,有人驚慌失措,也有人慶幸及時逃離火海。 有職員憶述,火勢蔓延速度驚人,短短十幾分鐘就從鄰近倉庫燒至自家工作區域,期間更聽到疑似爆炸聲響,讓人心有餘悸。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火警中,不幸也造成了傷員。一名53歲的貨倉職員背部及頸部受到二級燒傷,傷勢較重;另一名消防員在撲火過程中吸入濃煙感到不適,兩人均需送院治理。 他們的受傷,再次提醒著我們,消防工作充滿著未知與危險,每一位逆火而行的身影,都值得我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令人欣慰的是,消防人員在火場中還救出了5隻受困的狗狗,將牠們平安交回主人手中,為這場硬仗帶來了一絲溫情。
浴火重生 未來的警示
截至報告撰寫時,天水圍這場三級火仍在燃燒,消防員們仍在與之搏鬥。 這場歷時已久的火警,無疑將成為一次深刻的案例,引發我們對物流貨倉消防安全的重視。起火原因仍在調查中, 但無論是電線問題、違規存放易燃物,還是其他因素,都需要我們深入反思,從中吸取教訓。
這場大火,是城市面對災害時的縮影。它展示了消防部門在極端條件下的專業應對與頑強意志,也凸顯了大型倉儲設施潛藏的消防風險。當煙霧散盡,留下的不僅是焦黑的斷壁殘垣,更應是提升消防意識、完善安全措施的強烈警示。願所有參與救援的英雄們平安歸來,願這片被火吻過的土地,能在反思中,走向更為安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