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艦第九次試射失控翻滾解體實錄

SpaceX 星艦第九次試射任務分析報告

前言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於 2025 年 5 月 27 日進行了星艦(Starship)的第九次試飛任務。儘管發射過程順利,但星艦在飛行途中遭遇多重問題,最終以失敗告終。本次試射引起了廣泛關注,因為星艦不僅是 SpaceX 邁向火星的旗艦工具,也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載人重返月球的核心飛行器。本文將深入分析此次試射任務的各個階段,探討失敗原因,並展望星艦未來的發展。

發射與初期飛行階段

星艦火箭於美國德州 SpaceX 發射中心升空,發射約兩分半鐘後,第一級推進器與火箭成功分離。與之前的測試不同,SpaceX 這次並未安排由發射塔回收推進器,而是讓其墜落海面。星艦本體隨後啟動六具引擎,展開繞地軌道飛行。在上升過程中,隔熱瓦未出現明顯脫落,顯示隔熱系統有所改進。

遭遇問題與任務目標失敗

儘管初期飛行順利,星艦在後續階段遭遇了多重問題,導致多個測試目標未能達成:

  • 燃料系統洩漏與姿態失控:在巡航和再入階段,燃料系統洩漏導致主油箱壓力損失,使得飛船失去控制並開始旋轉。
  • 星鏈模擬酬載部署失敗:星艦原計畫部署八枚星鏈模擬酬載,但因側面開口的門無法開啟而未能實現。
  • 引擎點火測試失敗:由於姿態控制引擎的燃料管路洩漏,星艦進入不可控制的旋轉,導致引擎點火測試無法進行。
  • 解體與任務終止

    由於姿態失控,星艦在重返大氣層時無法有效控制,最終在高溫中解體。SpaceX 任務控制中心與星艦失去聯繫,確認第九次試飛任務正式結束。殘骸預計墜入印度洋。

    第八次試射失敗原因分析

    SpaceX 在第八次試射中也遭遇失敗。事後調查顯示,發動機故障導致連鎖反應,最終引發火箭空中自毀爆炸。具體而言,星艦飛船的發動機中心區域出現「閃光」,隨後發生「能量釋放事件」,導致一台發動機關閉。相鄰的幾台發動機隨即因連鎖反應停止工作,引發飛船失控翻滾。SpaceX 的調查報告指出,最可能的原因是中央發動機遭遇硬體故障,導致推進劑意外混合和點燃。

    技術改進與挑戰

    在先前的試飛中,SpaceX 對星艦進行了多項技術升級,包括增加燃料容量、優化推進系統以及強化電子系統。然而,這些改進未能完全解決所有技術挑戰。燃料系統的穩定性、引擎的可靠性以及姿態控制系統的精確性仍然是需要關注的重要領域。

    馬斯克的觀點與未來展望

    儘管第九次試飛以失敗告終,SpaceX 創辦人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星艦已經按照計畫關閉引擎,與上次飛行相比已經改進很多。他還提到,未來三次星艦飛船的試飛節奏將加快,大約每 3 至 4 週發射一次。

    專家與業界觀點

    航太專家普遍認為,試飛失敗是太空開發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南加州大學航太教授賴斯曼指出,每次失敗都能提供寶貴的數據,有助於未來的改進。專家們也認同 SpaceX 在推進技術上的勇氣和創新,並相信透過不斷的試驗和改進,星艦最終能夠實現其既定目標。

    結論

    SpaceX 星艦的第九次試射任務雖然失敗,但並非毫無價值。每次試飛都能提供重要的數據和經驗,幫助 SpaceX 更好地了解星艦的性能和潛在問題。透過不斷的技術改進和測試,星艦有望在未來的試飛中取得更大的成功,為人類探索太空開闢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