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欖隧道5.31凌晨短暫封閉 5時起恢復收費通行

政府收回大欖隧道的日子臨近,這不只是一個隧道專營權的轉變,更是香港交通收費模式邁向全面「易通行」的重要里程碑。這項變革將如何影響駕駛者的日常出行?背後又有哪些細節值得深入探討?

告別舊模式,迎接新紀元

5月31日,一個看似尋常的日子,對於經常行經大欖隧道的駕駛者而言,卻標誌著一個新紀元的開始。政府將在當日正式收回大欖隧道的專營權,並於清晨5時起全面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系統。這意味著,長久以來我們習慣的人手收費亭和「快易通」專屬通道將成為歷史。從此,過隧道不再需要停車排隊,只需車輛貼和後台系統的自動識別與扣費,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然而,這場變革並非一蹴可幾,需要短暫的陣痛。為了配合系統轉換及進行必要的測試,大欖隧道將在5月31日凌晨3時至5時期間全線封閉兩小時。這段時間,駕駛人士需要改用其他替代道路,例如屯門公路。同時,部分通宵巴士路線也會因此改道,相關部門已提醒市民留意最新的交通及運輸安排,預先規劃行程。

無縫接軌的挑戰與應對

從午夜零時政府接收隧道開始,到清晨5時全面實施「易通行」之間,有一個過渡階段。據運輸署的說明,在零時零分至凌晨3時,隧道會短暫停止運作約5分鐘以更新收費設施,其後至凌晨3時,會暫時沿用人手或「快易通」收費方式。 這段安排旨在盡可能減少對使用者的影響,但在系統轉換的關鍵時刻,仍可能會有未能預見的情況發生,需要使用者保持耐心並配合現場指示。

「易通行」的全面實施,標誌著香港所有政府收費隧道都將採用相同的繳費模式,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易行易過易通行」。 這對於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提升交通系統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過往因收費方式不同造成的混亂和延誤有望得到改善。對於仍未申請「易通行」車輛貼、開立戶口或設定自動繳費的車主,運輸署再次呼籲盡快辦理,建議預留至少5個工作天完成申請,以確保順利過渡,避免因未繳費而產生額外罰款。

新收費方案:影響幾何?

除了收費模式的改變,政府收回大欖隧道後也將實施新的收費方案。根據已公布的資料,新的收費將有所調整,並且對私家車及電單車實施分時段收費,而的士及其他商用車輛的收費則固定。 私家車在繁忙時段收費為45元,一般時段30元,非繁忙時段18元;的士劃一收費28元;貨車和巴士等商用車則劃一收費43元。 這項新的收費結構旨在透過價格誘因,引導車流分布,紓緩繁忙時段的交通壓力,並善用隧道在非繁忙時段的剩餘容量。

新的收費方案預計將對不同類型的車輛使用者產生不同的影響。對於習慣在非繁忙時段使用大欖隧道的私家車車主而言,新的收費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優惠。然而,繁忙時段的收費調整是否能有效分散車流,仍有待觀察。商用車輛劃一收費的安排,則為運輸業界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成本預期。

告別「快易通」,轉換支付方式

隨著「易通行」的全面實施,「快易通」通道將正式取消。 這對長久以來依賴「快易通」預繳帳戶繳付隧道費的車主來說,需要轉換繳費方式。運輸署提醒,這些車主在取消「快易通」戶口並退還儲值金額後,需要選擇其他的支付方式來繳交「易通行」的隧道費。 同時,如果車主希望保留「快易通」作其他繳費服務,而車輛上同時貼有「易通行」車輛貼和「快易通」繳費貼,需要確保兩者保持至少10厘米的距離,以免互相干擾。 這項提醒非常實用,可以避免因設備干擾導致的重複收費或未能成功扣費的問題。

這次大欖隧道的收回並轉用「易通行」,是香港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要一步。它不僅改變了駕駛者繳費的習慣,更透過新的收費機制,試圖優化交通流量。雖然短暫的封閉和系統轉換可能會帶來一些不便,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提升整體交通效率和用戶體驗的必然趨勢。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在科技不斷進步的時代,持續學習和適應新的系統和規則是必要的。

邁向更順暢的交通未來

大欖隧道「易通行」的實施,標誌著香港在構建智慧出行網絡上再下一城。當所有政府收費隧道都納入「易通行」系統後,駕駛者將享受到更統一、更便捷的通行體驗。這對於減少交通擠塞、提升空氣品質、甚至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都具有積極意義。未來的交通,將會更加智能化、高效化。而作為其中的參與者,我們也需要積極配合,適應變化,共同迎接一個更順暢的交通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