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這場關乎全民健康的戰役,正一步步推向深入。香港政府近期推出的「控煙十招」修例草案,旨在從多個層面加強管制,以期實現「無煙城市」的長遠目標。這份草案涵蓋了禁止管有另類吸煙產品、擴大禁煙區範圍等多項措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討論。在這場控煙浪潮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林順潮醫生公開表示「舉腳贊成」,但他同時也對其中一個與電子煙相關的詞彙提出了質疑,認為其名稱「太空油」過於浪漫,容易誤導大眾,應予修改。
舉腳贊成控煙十招的決心與理由
林順潮醫生對於政府提出的「控煙十招」展現了 unequivocal 的支持態度,甚至用「舉腳贊成」來形容他的堅定立場。 這種強烈的支持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對吸煙禍害的深刻認識以及個人的親身經歷。 他指出,香煙產生的二手煙對他人健康構成嚴重危害,這與他哥哥因吸煙罹患肺癌離世的經歷息息相關。 以至親的健康悲劇為鑒,林醫生更能切身體會到控煙工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他對「控煙十招」中的具體措施也表達了肯定並提出完善建議。 例如,他支持將「吸煙火車頭」(即邊行邊吸煙)納入規管,認為排隊時禁止吸煙、研究擴大禁煙區範圍至有蓋行人天橋等措施,都能有效減少公眾暴露於二手煙的機會。 他尤其肯定修例草案中禁止在公眾地方管有另類吸煙產品的條文,認為這有助於管控近年來與青少年濫用「太空油毒品」問題密切相關的電子煙。 林醫生認為,儘管執法可能存在挑戰,但明確立法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訊息,具有阻嚇和教育作用,有助於逐步改變市民的吸煙行為。
「太空油」的浪漫陷阱:一個需要警惕的名稱
在對控煙措施表示支持的同時,林順潮醫生特別針對「太空油」這個名稱提出了異議。 他認為這個名稱「過於浪漫」,容易讓人產生不切實際的聯想,淡化其作為毒品的危害性。 「太空油」的學名是依托咪酯(Etomidate),它本來是一種用於鎮靜和麻醉的藥物。 然而,不法分子將其與其他化學物質混合製成煙油,通過電子煙的方式吸食,吸食者會產生所謂「上太空」的感覺,因此被冠以「太空油」之名。
林醫生強調,「太空油」實際上是一種毒品,對身體和精神都會造成嚴重危害,甚至可能導致腦部永久損傷、昏迷,以及因失控而發生的意外。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毒品常以電子煙為載體,其外觀與普通電子煙無異,且吸食時不易被察覺,這使得它極易在青少年群體中傳播和濫用,甚至已出現向校園蔓延的跡象。 研究顯示,「太空油」在21歲以下青少年中是第三位最常吸食的毒品,其快速成癮性令人擔憂。
正因為「太空油」的名稱帶有浪漫色彩,容易掩蓋其毒品本質,林醫生建議應修改這個具有誤導性的名稱。 他舉例指出,內地將其稱為「依托咪酯」,台灣則稱其為「喪屍煙彈」,這些名稱更能直接反映其成分或吸食後的負面影響。 林醫生認為,香港有必要也有條件修改這個名稱,甚至可以考慮舉辦公開命名大賽,集思廣益,為這種毒品重新命名,以更清晰地傳達其危害性,提高公眾尤其是青少年的警覺。
完善控煙策略的共同方向
林順潮醫生對「控煙十招」的全力支持,以及對「太空油」名稱問題的關注,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目標:構建一個更健康、無煙的香港。 「控煙十招」的出台,標誌著香港在控煙道路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從收緊私煙管制、提高罰則,到擴大禁煙範圍、禁止另類煙產品,這些措施共同構建了一道更為嚴密的控煙防線。
然而,控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政府、醫療界、教育界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林醫生提出的建議,例如明確禁止「吸煙火車頭」、將有蓋行人天橋直接劃為禁煙區等,都是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控煙政策的可行方向。 同時,他對「太空油」名稱的批評,也提醒我們在推廣健康信息時,需要注意語言的準確性和警示性,避免使用可能產生誤導的詞彙。
結語:邁向無煙的征途
控煙的征途充滿挑戰,但為了下一代的健康,為了更清新的生活環境,這條路必須堅定地走下去。 「控煙十招」為我們描繪了無煙香港的藍圖,而林順潮醫生等社會賢達的積極參與和寶貴意見,則為這份藍圖增添了更為細緻和完善的筆觸。 讓我們共同努力,提高警惕,尤其要認清「太空油」等新興毒品的真面目,不被其「浪漫」的名稱所迷惑。 唯有社會各界攜手合作,才能築牢控煙防線,讓香港真正成為一個健康、無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