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遭訴訟,納瓦羅籲轉換策略應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近期面臨法律挑戰。儘管如此,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強調,美國的關稅措施仍然有效,並表示即使在訴訟中敗訴,政府也會尋求其他方式來實施關稅。

關稅政策的法律挑戰

美國國際貿易法院此前裁定,特朗普政府對與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全面徵收關稅是超越總統權限的行為。此裁決暫停了特朗普政府於5月2日宣布的一攬子關稅措施的生效。然而,特朗普政府隨即提出上訴,並獲得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的批准,暫緩執行下級法院的裁決,恢復了關稅政策的實施。

納瓦羅的回應

納瓦羅對記者表示,如果政府在訴訟中敗訴,無法再透過《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關稅,可能會引用其他條款,如232條款或301條款來徵收關稅。此外,政府還可能考慮使用過去數十年都未被引用的貿易條款,包括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款及1974年《貿易法》第122條款。

可能的替代方案

  • 232條款: 特朗普政府曾以國家安全為由,對汽車、鋼鐵和鋁徵收關稅,這些關稅便是基於232條款。根據該法律,總統可以將關稅擴大到其他行業,如半導體和木材。
  • 301條款: 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內,曾引用該條款對中國徵收關稅,且未受法院裁決影響。
  • 338條款: 該條款允許總統對在貿易上「歧視」美國的國家徵收高達50%的關稅。
  • 122條款: 具體細節未在提供的資料中詳細說明。

各方反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批評,關稅戰和貿易戰沒有贏家,搞保護主義損害各方利益,終究不得人心。

總結

儘管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面臨法律挑戰,但納瓦羅的表態顯示,政府決心尋找各種途徑來維持關稅措施。上訴法院暫緩下級法院裁決,恢復實施關稅政策,為全球關稅戰增添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