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隔空回應特朗普後悔言論過激

根據現有資訊,以下是關於馬斯克與特朗普罵戰後,馬斯克表示後悔的詳細分析:

事件背景

2025年6月,伊隆·馬斯克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爆發激烈爭執。起因是馬斯克批評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大而美法案》,該法案被視為特朗普的重要立法成果。馬斯克認為該法案將增加美國聯邦赤字。

罵戰升級

馬斯克不僅批評了《大而美法案》,還表示如果沒有他的支持,特朗普在2024年的總統大選中可能會落敗,指責特朗普「忘恩負義」。特朗普則反擊稱,馬斯克的態度轉變是因為電動車稅收政策的影響,並表示對馬斯克感到失望。

馬斯克後悔

2025年6月11日,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發文表示,對上周發表的一些關於特朗普的帖子感到後悔,認為「內容說得太過分」。

各方反應

  • 政治影響: 兩人公開爭執對「科技右翼」陣營造成衝擊,該陣營由一批保守派科技企業家組成,部分人士曾在特朗普政府任職。馬斯克原計劃向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的政治組織捐款1億美元的計劃也面臨風險。
  • NASA預算: 特朗普與馬斯克的爭執加劇了外界對美國太空總署(NASA)預算削減的擔憂,NASA正面臨大幅削減的威脅,可能被迫終止多項正在開發或已在太空運行的科學任務。
  • 摩根士丹利分析: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認為,這場衝突可能是馬斯克精心策劃的公關行動,目的是藉由衝突引發最大關注,達成某項特定戰略目標。他們指出,馬斯克已將美國預算赤字與國債等財務問題視為首要關切目標。

事件影響

儘管馬斯克表示後悔,但此事已對多個層面產生影響:

  • 政治層面: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關係破裂,可能影響科技界與政治界的互動。
  • 經濟層面: NASA預算可能受到影響,SpaceX與NASA的合作關係也存在不確定性。
  • 公關層面: 馬斯克的言行再次引發爭議,可能對其個人和企業品牌造成影響。

總結

馬斯克與特朗普的罵戰,從最初的政策分歧,演變成公開的人身攻擊,最終以馬斯克表示後悔告終。這場事件不僅暴露了兩位知名人物之間的矛盾,也引發了對政治、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