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康文署抽獎送羽毛球場 重拾天倫樂」

七一免費開放康樂文化設施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每年七月一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回歸紀念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簡稱康文署)多年來皆以免費開放多項康樂及文化設施作為慶祝活動之一。今年(2025年)亦不例外,將繼續推動全民參與體育文化,用多樣且便利的方式,讓市民能親身體驗健康生活,增加社交互動。

免費開放設施範圍廣泛 多元體驗促進健康生活

今年七一,康文署將開放的設施極為豐富,涵蓋室內及戶外兩大類:

室內康樂設施:
– 羽毛球場
– 網球場
– 籃球場
– 投球場
– 排球場
– 健身室

戶外康樂設施:
– 草地滾球場
– 射箭場
– 運動攀登牆
– 公眾游泳池及水上活動中心艇隻等

這些設施既有團體運動場地,也有個人鍛煉場所,滿足不同年齡層與興趣愛好的市民需要。公眾游泳池更實行先到先得制,無需預約,降低參與門檻,鼓勵更多人踴躍參與。

申請及使用須知 便利與秩序兼顧

為確保資源有效分配與使用秩序,康文署安排市民於6月14日至20日期間,通過「SmartPLAY康體通」平台進行免費使用設施的申請及抽籤。市民可以個人身份提交申請,每份申請可選擇多項設施以及不同時段的使用。

抽籤方式不僅公平,還提高了使用效率。在獲得使用資格後,市民需在指定時間內準時到場使用,避免空置資源浪費。若有未被抽中或剩餘時段,康文署會再次安排分配,讓更多人受惠。

此外,游泳池採用先到先得方式,不須預約,讓不少市民可即場參與,但亦需注意排隊秩序與安全規範。所有使用者均被呼籲尊重場地使用規則,共創和諧康樂環境。

慶祝活動背後:推動全民運動與社區融合

七一免費使用康樂文化設施不僅是慶祝香港回歸紀念的儀式安排,更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推動全民健康與社區參與的決心。當中涵蓋多項康樂設施的全面免費開放,無疑降低了運動參與的經濟門檻,有助激發市民自發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同時,此舉也促進不同社群間的交流與融合,例如羽毛球、籃球等團體運動場地,提供近距離社交平台,增強社區凝聚力。戶外設施如草地滾球場、射箭場更為市民帶來新鮮、有趣的體驗,推廣多元康體文化。

特首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領導層也多次強調,這類免費開放活動是延續香港體育發展的策略要素,期望通過多元資源分配,促進各年齡層、不同背景人士共同參與,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總結:免費開放是香港康樂體育文化的溫暖窗口

每年七一,康文署的免費康樂設施開放為港人帶來實際且貼心的慶祝回歸禮物。這不僅讓市民能以更低門檻享受健康運動,亦促進社區團結與生活質素提升。2025年豐富多元的免費設施開放安排,體現出香港不斷推進全民運動、關注市民身心健康的社會理念。

隨著康樂設施的普及與使用率提升,社區互動也將愈發和諧活躍。七一的免費康體日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道溫暖之光,展現特區政府以具體行動回饋社會,凝聚全民共慶佳節的美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