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處於國際與區域經濟格局深刻變動的關鍵時期,面對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及新興產業的快速崛起,如何在變局中主動出擊、拓展機遇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近期在多個場合強調,香港必須充分發揮其「超級聯繫人」的戰略地位,積極引入創新科技和文創企業,以促進本地產業升級和國際合作。
在數字經濟與文創產業方面,劉凱旋指出,引進內地及全球數字經濟領軍企業,是推動香港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以小紅書在港設立首個境外辦公室為例,此舉不僅彰顯了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流樞紐的獨特優勢,也帶動了本地內容創作者、品牌和機構之間更緊密的合作。小紅書作為中國領先生活社區平台,其落戶有助於加速本港文創科技融合,加強跨境內容營銷能力,有效提升香港在大灣區乃至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這種策略性的引進辦公室政策,不僅吸納優質企業,更促使本地人才與技術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透過引入如小紅書般的平台,香港不僅能學習其在內容創作和用戶互動方面的經驗,也能促進本地企業更好地利用數字平台進行推廣和銷售,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此外,小紅書的入駐也將吸引更多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和人才聚集香港,形成一個更具活力和競爭力的生態系統。
在政策支持層面,財政司司長於《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引入重點企業辦公室(即「引進辦」)是政府推動經濟多元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劉凱旋表示,此舉旨在結合創科元素,引導更多具備高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的文創企業落戶香港,加快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群。這種政策導向不僅提升了投資環境吸引力,也反映出政府對未來產業趨勢敏銳把握,以及願意通過制度設計激活市場活力。政府透過「引進辦」提供一站式服務,簡化企業落戶流程,降低營運成本,更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選擇香港作為發展基地。此外,「引進辦」還能夠促使跨界融合,例如科技與文化藝術相結合,打造更多具備原創性和市場潛力的新產品、新服務,例如結合VR/AR技術的文化體驗項目,或利用人工智能進行藝術創作等,為香港的文創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在應對全球變局方面,劉凱旋強調主動出擊的重要性。他認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被動等待機遇已不足以應付挑戰,而是要積極尋找並把握新興行業帶來的新商機。例如,大灣區建設持續深化,使得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成為現實可能;同時,一帶一路倡議也提供了廣闊的平台讓香港連接亞洲甚至世界其他市場。透過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金融服務開放以及人才流動便利化等措施,香港能夠鞏固自身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貿易樞紐的位置。香港可以積極參與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合作,例如與深圳等地的科技企業共同研發新技術,並將香港作為試驗場和推廣平台。同時,香港還可以利用其國際化的優勢,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到大灣區投資興業,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此外,本土青年才俊如鋼琴家沈靖韜等人的成功回歸,也象徵著人才回流潮正在形成,有助於注入新的活力與視野。香港需要進一步優化人才政策,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和留學生回流,為香港的發展貢獻力量。
總括而言,劉凱旋所倡導的是一套綜合性的策略:利用政策支持吸引優質企業落戶,以數字經濟和文創科技驅動產業升級,同時積極融入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等重大國家戰略。在此基礎上,不斷培育本土人才並促進跨界合作,使得香港能夠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環境中保持競爭優勢並開拓更寬廣的发展空間。
未來隨著更多像小紅書這樣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加入,以及政府持續完善相關配套措施,相信「超級聯繫人」角色將更加凸顯。而這也提醒我們:唯有主動擁抱變革、善用自身獨特優勢才能真正實現逆風翻盤,把握住歷史賦予的新契機,使得香江再度煥發勃勃生機與無限可能。同時,香港還需要加強與國際社會的溝通與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
資料來源:
[1] bau.com.hk
[2] www.singtao.ca
[3] www.baytvs.com
[4] bau.com.hk
[5] zijing.com.cn
Powered By YOHO AI